兰州文理学院(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简称“兰文理”(LUAS),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是甘肃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甘肃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创始成员、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国科协学风传承示范基地、首届甘肃省文明校园、新时代甘肃省高校党建示范院校、甘肃省新时代语言文字示范校。
学校始建于1950年,由甘肃教育学院、甘肃联合大学、甘肃省艺术学校、甘肃省电影学校等先后合并而成。2013年4月,在甘肃联合大学基础上建立兰州文理学院。2015年7月,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开设14个二级学院,42个本科专业;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2门省级一流课程。有教职工874人,在校生近1.2万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0年5月,兰州工农速成中学创办。
1955年7月,甘肃省教育厅决定,西北师范学院工农速成中学并入兰州工农速成中学。
1956年9月,在兰州工农速成中学设立甘肃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8月,兰州工农速成中学改为兰州工农中学(普通中学),与甘肃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二校一体”。
1958年,甘肃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兰州师范专科学校。
1959年10月,兰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甘肃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7月,兰州工农中学停办,甘肃师范专科学校独立发展。
1962年3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甘肃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师范类成人本科院校甘肃教育学院。
甘肃联合大学
1985年5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了甘肃联合大学。
1987年5月,甘肃联合大学设立师范部。
1988年8月,完成由联合办学向自主办学转变。
-蓬勃发展-
合并发展
甘肃联合大学
2001年7月,甘肃教育学院、原甘肃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新的甘肃联合大学(专科)。
2011年,甘肃省艺术学校划归甘肃联合大学管理。
兰州文理学院
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甘肃联合大学基础上建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兰州文理学院。
2015年7月,学校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2020年9月,兰州文理学院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出席庆祝大会,并为优秀教师代表颁奖。
2022年,学校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获批设立,成为甘肃首个非遗保护本科专业。
2025年1月4日,兰州文理学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设42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学院 | 本科专业 |
---|---|
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数字出版、播音与主持艺术 |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兰州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财务管理、投资学、资产评估、会计学 |
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兰州文理学院数字媒体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兰州文理学院传媒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广播电视工程、通信工程 |
兰州文理学院化工学院 | 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兰州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
兰州文理学院外语学院 | 翻译、英语 |
兰州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绘画 |
兰州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 音乐表演、舞蹈表演、音乐教育 |
兰州文理学院社会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 (甘肃省艺术学校) | 表演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874人,其中专任教师65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24人,占专任教师的50%;具有博士学位者108人,占专任教师的16.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415人,占专任教师的80.3%。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1人,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十大陇人骄子”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专家、“陇原青年人才”等各类省级荣誉称号获得者50余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2门省级一流课程。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与新疆、浙江等省区的多个地市、省内各市州开展战略合作;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伊朗、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并在塔吉克斯坦设立中国文化交流中心。持续推荐优秀学生赴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克兰、亚美尼亚、摩尔多瓦、阿塞拜疆等国留学。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有甘肃省全域旅游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非遗研究基地、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敦煌舞人才、戏曲人才培养基地,美术、舞台艺术创作基地等9个省级基地与科研平台,成立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敦煌舞传承发展研究院、非遗研究院、全媒体传播研究院、“一带一路”文化艺术研究院等5个特色科研平台,建有甘肃省乡村旅游创新研究团队等7个科研创新团队。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十四五”以来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4项;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敦煌文艺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0余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3月底,馆藏纸质图书132.82万册,生均图书115.49册,订购纸质期刊393种,报纸49种;电子期刊5922种,电子图书70.3万册。购买中国知网、超星数字资源、笔杆创新与写作、百度文库等多个数据库;特色馆藏库有古籍文献室和敦煌文献资源中心。
学术期刊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州文理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5年,为双月刊,单月10日出版,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在《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优先免费录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优秀文稿。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州文理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5年,为双月刊,单月10日出版,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在《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主要以刊登文学、法学、哲学、语言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与艺术等学科的研究性论文为主,以旅游、传媒、民族学和社会学等方面为辅的研究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