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诚毅学院(Chengyi College,Jimei University)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199号,是由福建省教育厅主管,经教育部批准、由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集美大学与福建集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
学院于2003年4月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2004年4月经教育部审批确认为独立学院。2005年9月,迁入新校区。 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8年8月,被评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院校。2022年5月,试点开展依据台湾科技院校四年制及专科学校二年制联合统一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攻读本专科。
截至2023年9月,学院总占地面积为368346平方米。截至2024年4月,学院设有13个教学系(院)、开设37个本科专业,其中一流本科专业5个、特色专业3个,在校生近16000人。学院有教职员工5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
历史沿革
2003年4月,集美大学与李尚大、王景祺、邱季端等先生及集美大学校董会教育发展基金会合作举办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时为民办二级学院。
2004年4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审批确认,为独立学院。
2005年9月,迁入新校区。
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8年8月,被评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院校。
2022年5月,试点开展依据台湾科技院校四年制及专科学校二年制联合统一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攻读本专科。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教学院系13个,开办本科专业37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教职员工5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优秀教师4人、高层次人才2人、会计领军人才1人、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4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3人、财政部“全国财税系统优秀教师”1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一流本科专业5个、特色专业3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3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38门。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教师获省级本科优秀特色教材1部、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获福建省2020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竞赛17项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16年7月,学校共与7家企业签订协议,开展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与131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就业实践基地,与云南财经大学联合开展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硕士项目、与美国托马斯大学联合举办MBA项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与中软国际、华为、国科科技、亚德客、京东物流等知名企业共建中软国际互联网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AirTAC“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班”、京东“巅峰实践”、实训基地、实验室等,校企深度合作涵盖10余个专业。与美国明尼苏达州西南州立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新加坡Kaplan高等教育学院、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10余所海外高校以及德国BSK和瑞士SEG等国际教育集团开展升学考研、学期学分研读、假期研学实践等校际交流合作;与台湾中原大学、铭传大学、修平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交换生与毕业实践等研习活动。
学术交流
2018年至2024年,学院联合外界组织了多次学术讲座 ,如2024年10月9日,学院人文科学系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宋伟举办了《数据知识产权概述及其价值评估》讲座。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集美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科研平台、大数据技术研究所、跨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财务管理研究中心、航运与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数字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闽台地域方言与文化研究中心、榫卯传承与创新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有模糊信息处理与三维重建技术团队、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团队、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团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团队、国际供应链管理团队等科研团队。
研究成果
截至2016年7月,“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立项95项,其中纵向课题93项,横向课题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教指委项目等74项,市社科联等项目19项,科研到账经费88.37万元;2011年至2014年,学校获得专利授权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在SCI、EI、CSSCI、CSCD、北大核心等刊物共发表论文53篇。
2021年,学校获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立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外语教改专项)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3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般项目8项、福建省教育厅2021年度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2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15项、古籍整理研究项目1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教师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3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部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45项;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近300篇;出版著作40余部;承接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用型科研项目110余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6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纸本藏书144万多册,每年订购报刊1600多种。拥有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