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福建师范大学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福建师范大学(英文名:Fuji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福建师大、福师大(FNU),位于福建省 是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该校还是国家单独招收台湾学生试点学校入选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福建师范大学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 1972年复办并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1981年国务院批准该校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2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多亩;设有27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85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有专任教师2059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5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万余人;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主干学科3个、省高峰学科9个和高原学科1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 

历史沿革

前身史略

  • 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时期

1907年2月,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创立,陈宝琛任校长,第一届学堂开设有理化、博物选科,后开设地理历史选科、数学选科和博物本科。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政府下令,学堂改为学校,后设高师科和初师科。1914年8月,因为该校受制于中华民国教育部法令,福建高等师范学校停办,1915年该校的高等师范教育结束。

  • 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时期

自1914年8月,福建高等师范学校被迫停办,改校名为福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之后,福建省长达二十多年没有省立的高等师范教育。由于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尚未批准在福建设立高等师范学校,省政府主席陈仪遂决定自办省立福建大学,拟下设法、医、农三学院和师范专修科。 

1940年4月,福建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正式开学上课。但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电令不准福建大学立案,福建大学被迫于当年夏季停办。福建大学停办后,省政府决定在师范专修科的基础上,改建设立福建省中等学校师资养成所,后又与国民政府教育部商洽,将省中等学校师资养成所扩建为省立教育学院,以补救“师荒”,然该设想又未获准,福建省政府只好先行创办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1941年4月,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开始筹办;6月1日获国民政府教育部电准成立,首任校长为唐守谦,校址在福建永安霞岭。1942年春,福建省立师专校址由永安迁往南平。该校在原福建优级师范学堂与原中等学校师资养成所的一些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初设教育、文史地、数理化、艺术、体育及童子军等五科,后增至10个学科,涵盖了当时普通中学的所有科目

  • 福州师范学院时期

1950年9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文教厅申请,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相继批准,福建省立师专正式改名为福建省立师范学院。该校将原来设置的八科改为教育、中国语文、历史地理、外国语文、数学、理化、艺术和体育卫生八系。1951年春,福建省立师范学院又奉命改名福建省师范学院,并领印鉴。1951年9月,福建省文教厅决定将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和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而成的福州大学教育系并入福建省师范学院。 

1952年6月15日,福建省文教厅召集福州大学与福建师院两校负责人开会研究两校合并调整计划,随后制定了《福州大学与师范学院合并调整计划草案》。该《草案》规定:“根据教育部的指示,暑期起福建师范学院合并于福州大学,成为一个学院”。至此,改院不到两年的福建省师范学院,并入福州大学。1953年9月,遵照中央教育部批示,经福建省政府颁令,福州大学正式更名福建师范学院。校址定在福州仓山岭后路。1970年,因“文革”动乱,福建师范学院被迫解散停办

开拓发展

1972年,福建师范学院复办,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同年11月,福建师范大学首批工农兵学员开始入学报到,实际报到新生299名,分别为政教、中文、数学、外语4个系。1973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发出通知,成立中共福建师范大学临时委员会,并决定将福州市第27中学(原福建师院附中)和朝阳区星火小学(原福建师院附小)划归福建师范大学,作为师大附中、附小,由师大直接领导。 

1978年,福建师范大学增设电化教育专业;1980年3月,增设历史系图书文博专业,9月外语系增设日语专业;1981年12月,国务院批准该校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1982年5月,成立化学系电化研究室,地理系海洋平面研究室,中文系易学、文学、诺言研究室;1983年9月,历史系增设图书馆学专业;1993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政治经济学和区域地理学2个学科、专业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至此该校已有2个博士点26 个硕士点。

2003年,福建司法学校(1983-2003年)并入福建师范大学;11月,该校被确立为首批八所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5月,该校入选“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培训机构;11月,教育部与福建省政府在福州签署共建福建师范大学协议,该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大学行列;12月,福建师范大学成立董事会,福建省政府省长苏树林任董事会主席。 2013年,该校成为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获批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2014年1月,福建师范大学被确立为福建省重点建设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10月,由厦门大学牵头,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等核心单位参与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入选国家“2011计划”,福建师范大学成为国家“2011计划”核心参与高校。 2017年3月,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为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3月,被确定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19年8月,福建师范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1月,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地方戏曲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2022年8月,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南区赛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 2022年9月,该校加入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联盟牵头成立福建省高校基础医学学科联盟 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 闽侨智库福建师范大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举行。2022年10月,福建师范大学决定成立福建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学院,依托法学院建设,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在全省高校率先启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 2022年11月,该校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下半年结题工作启动。

2023年3月,福建师范大学举行美术馆揭牌,首展150余件作品展出; 7月,福建省高校金融教育宣传基地在福建师范大学成立;9月,福建省美育研究院揭牌仪式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 12月,该校发起成立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联盟并担任理事长单位, 当选全国会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2024年11月21日,福建师范大学全球南方教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设有27个学院、85个本科专业,其中202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专业为75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主干学科3个、省高峰学科9个和高原学科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植物与动物学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5个学科进入ESI前5‰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拥有专任教师2059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1.3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7.12%,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各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青年项目2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含海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福建师范大学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案例2个。30部教材入选国家级重点规划建设教材,获评全国优秀教材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先进集体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卓越教师教育计划1项,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17个师范专业完成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生物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思政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先后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4项

合作交流

2019年8月8日,教育部批准福建师范大学与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合作举办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已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中国台湾40多所高校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有1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学院,6个本科层次、1个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入选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印尼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菲律宾研究中心入选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海外华文教育已向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美国等29个国家派出志愿者共22批1025人(次),与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印尼阿拉扎大学合作创办2所孔子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获批建设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全国仅7个),拥有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之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部省级科研平台123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先后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00余项,其中独立或合作获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19年至2024年5月,该校承担各类国家级课题630多项,其他各类课题38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类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4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9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荣列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有着丰富的古籍、善本、碑刻、字画、地方文献、早期外文原版书籍和“五四”前后代表性报刊的收藏。

截至2024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设有仓山校区和旗山校区两个馆舍,建筑总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共设阅览座位3839个,拥有专业服务器47台,存储容量230T,计算机413台。馆藏纸质书刊500万册(含各学院、研究中心等资料室藏书),中外文电子图书567.3万种, 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维普系列资源服务平台、 APA(美国心理学会全文期刊数据库)、Education Source教育学资源全文数据库等 中外文数据库93个。


联系方式
食堂经理电话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