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占地648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设有6个二级学院,36个高职专业;有专兼职教师760余名、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
历史沿革
2000年8月,经湖北省教育厅(鄂教发[2000]030号)文件批准,知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
2002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2]52号)文件批准,由知音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学院在江夏区庙山开发区的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2004年9月,学院新校区各项建设工作全面完成,由老校区华中女子大学(雄楚大街508号)整体搬迁新校区
学校简介
学校位于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庙山科技园,占地648亩,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备。学校建有一支师德高尚、技艺优良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师567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楚天技能名师5名。
学校设有6院35个专业,秉承“厚德、尚学、精业、力行”的校训,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重点打造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3D打印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智能制造,以传播与策划、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动漫制作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传媒,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为核心的互联网+商贸,以应用英语(双语幼教)、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为核心的幼儿教育、以人物形象设计为核心的形象健康管理等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专业特色。并建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还牵头组建了湖北省印刷职业教育集团。
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立了“武信·新华三信息产业学院”、“武信·海峡形象健康管理学院”等一批产业学院;建设了“国家印刷媒体技术实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美容赛项国家集训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游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全国电子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工程3D打印技术实训基地”、“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和“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建立了“京东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汇德新能源汽车工程实训基地”、“金石兴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基地”、“金石易服IDC人才实训基地”等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印刷技术(3D打印技术)、人物形象设计等一批“订单班”,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量身打造了SYB创业培训课程,对学生实行创新创业帮扶,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1.5%,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
学校注重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育人成绩斐然。教师教学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教指委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二、三等奖;21个教科研课题、3个学生管理研究课题获省级立项;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39个、省级奖项13个,国家级团体奖项5个、省级团体奖项6个。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2名学生入选国家队,1名学生获湖北赛区第2名,4名学生荣获三等奖;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8个、省级奖项113个,国家级团体奖项5个、省级团体奖项31个。
学校坚持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成才环境,与学校共同发展。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设有6个二级学院,36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专兼职教师760余名,楚天技能名师11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 [1]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建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8个;获得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1个;校内建有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1个、湖北省集训基地2个和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个、各类实训室150余间;校外实训基地248个。
教学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教师先后获得教育部教指委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三等奖;133名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73个,省级奖项31个;共有1010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17个,省级奖项247个,先后有4名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入选国家队。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近四年,获得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50项;60个教科研课题(其中8个重点课题)、8个学生管理研究课题获省级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