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通职业学院(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A类立项建设单位、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是国家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国家首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单位、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质省级基地;是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单位,是湖北高职院校四个定向培养军士的学校之一。
学校办学始于1953年,200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重点中专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和交通部直属的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40.88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3亿元,教学设备1.746亿元;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高职招生专业;有在职教职工741人,在校生17259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
1953年3月,原长江航运管理局决定,在湖南城陵矶利用原海关的三处旧址创办了长航干部训练班。
1956年,长江航运管理局党委决定将长航干部训练班扩建为长航干部学校。
1957年4月,从城陵矶迁入武昌喻家湖(现学院路校区)。
1958年,长航干部学校与武汉河运工人技术学校合并,成立长江航运学校。
1960年,学校升格为长江航运大学。
1961年,撤销长江航运大学,干校和技校分开,恢复长江航运学校。
1969年,长航军管会宣布撤销长江航运学校,全体教职工下放到沙洋劳改农场,编为沙洋长航“五七”干校一大队二连。
1973年,经上级批准,在长江航运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长航党校。
1984年3月,经交通部批准,教育部备案,将长航党校改建为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
1985年8月,经交通部批准,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升格为副局级单位。
1990年3月,经长航局党委批准,恢复长航党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90年,交通部决定,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与长江航运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
1991年6月,两校正式合并,成立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
2000年,由交通部划转湖北省教育厅管理。
2001年至2006年,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联合办本科教育。
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1973年6月,根据交通部(73)委人字248号文件批复,在改建原长航河运技工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1969年,长航河运技工学校全体教职工下放到沙洋劳改农场,编为长航“五七”干校一大队二连。
1973年6月29日,在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部分旧址上(现三层楼校区),成立了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1999年1月1日,原长航职专(原长航七中、长航职高)并入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1999年至2002年,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办高等职业教育(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10月,划归湖北省教育厅管理。
合并建校
2003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经教育部同意,由原交通部所属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和国家级重点中专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正式合并组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2007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迁至洪山区黄家湖大学城红霞村(现校区)。
2013年11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举行了建校60周年校庆。
2015年7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成为全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地方院校。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3年9月12日,牵头成立湖北省航空航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该共同体秘书处设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2024年11月29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双河分院正式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高职招生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741人,其中专任教师617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62.36%,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32.96%。学校建有国家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拥有“湖北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称号6人、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省部级称号15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拥有国家示范专业1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5个,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有4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上汽通用项目ASEP示范教学中心;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个,建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3门。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2023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20-2021学年,学校产业学院主持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公开发表SCI期刊论文3篇、EI期刊论文2篇,其中高质量论文4篇,一般论文近30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新型实用专利近20项,共计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64万元。
截至2024年1月,学校立项湖北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组织开展的“院士专家企业行”项目40项;学校培训与社会服务到账经费连续多年突破千万元(2023年突破2052万元),2023年,学校横向技术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达1.0556亿元。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成立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获批成立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分站、湖北省科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科协、湖北省机械工程协会高教专委会。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电子图书1401112册,电子期刊23704册,数据库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