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Wuhan marine college)是教育部批准、交通部审核的一所公办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入选中国海军士官生试点培养院校,是全国交通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技能人才教育突出贡献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办学历史溯源于1955年创建的长江航运技工学校,后更名为长江轮船总公司职工大学,2002年更名为现名。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2个校区(喻家湖校区和青山校区),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18907.91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735.35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1万册;开办15个高职专业;高职教育在校生人数3973人。
学校简述
学校坐落在九省通衢、美丽的江城武汉,北临徐东商圈和长江二桥,南靠漫时区商圈和武昌区人民政府,西面武昌长江绿地商圈,是武汉一环核心中的核心。
学校牢牢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规划,顺应航海、船舶制造、物流、高端旅游等行业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国家招商局集团的战略布局和产业设置调整设置专业。开设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设计与制造、国际邮轮乘务管理、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新媒体技术等17个专科专业,建有GPS实验室、航运物流实验室、雷达模拟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及测量实验室、汽车工程、信息工程等43个校内专业实验室,157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轮机工程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船舶工程技术等三个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轮机工程技术、航海技术是省级重点专业,《航海学》、《海上酒店基础》和《导游业务》等多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航海技术实验室、物流实验室、信息工程实验室、旅游实验室是高职高专重点建设实验室。
学校充分依托“央企背景”的优势,大部分毕业生推荐至国家招商局集团内部就业。
学校积极支持国家海军建设,依靠自身的专业优势,持续为海军输送优秀的士官生兵源。航海类毕业生遍及东海舰队、北海舰队。
学校贯彻“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根据行业、企业实际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在电子商务、新媒体技术、物流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等专业,初步实现“入校即就业”、“半工半读”,初步达到学生教学、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的目标。
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深造,与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署有自学考试衔接班办学协议。新生进校时就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关专业就读,利用周末时间开设相应的本科课程,并根据学生选择的本科专业开展对应的实习实践,对有需要的学生可加设学位英语及计算机课程,力争学生毕业时能够取得相关本科毕业证书。
60年的风雨,60年的磨砺,60年的薪火相传,航院人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央企背景、立足湖北、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力争建设为人民和社会满意的高职院校。
办学历史
1955年9月,交通部武汉河运工人初级技术学校创建。
1969年9月,更名为交通部长江航运管理局船舶配件厂
1984年11月,更名为中国长江轮船总公司教育中心。
1987年12月,更名为中国长江轮船总公司职工大学。
1998年7月,交通部同意学校更名为中国长江航运集团职工大学。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同意学校开展“甲、乙类航区甲板部操作级船员培训”和“甲、乙类航区轮机部操作级船员培训”。11月湖北省教委批复同意在长航集团职工大学设立“中国长航国际海员培训中心”。
1999年7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取得试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
2001年11月,学院通过中国海事局组织海船船员教育培训中间审核。
2002 年 3 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更名为“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11月,通过中国海事局组织海船船员教育培训再有效审核。
2004年7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指定为湖北外派海员教育培训基地。
2005年11月,通过中国海事局组织的海船船员教育培训中间审核。
2012年,入选中国海军士官生试点培养院校。
2013 年吸收民营资本参与学校发展与建设,与湖北中欧投资集团联合办学
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月,学校有在册教职员工242人,其中教师159人(专职教师106人,兼职教师35人),中级职称教师5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高级职称教师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8%;各专业拥有“双师型”教师共计51人。引进各级各类人才,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75人;研究生学历及硕士以上学位30人。船长1人,轮机长3人。
院系设置
截至2019年4月,学校设7个教学单位。截至2024年1月,学校开办15个高职专业。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湖北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3个。
截至2019年4月,学校建有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实验室、轮机模拟器实验室、GPS实验室、航运物流实验室、雷达模拟实验室、游轮吧台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及测量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室、信息工程实验室等21个校内专业实验室,1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轮机工程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船舶工程技术等三个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轮机工程技术、航海技术是省级试点改革专业,《航海学》、《海上酒店基础》和《导游业务》等多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航海技术实验室是高职高专重点建设实验室。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2个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3门湖北省级精品课程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月,学校与60多家船公司或船员公司、船厂、旅行社、酒店保持着合作关系。2011年,开设“崴航订单班”,设立企业奖学金。2012年,企业为学校捐建了 “崴航海运物流实验室”。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交通部南海救助局、中国长航集团、台湾葳航国际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公司、中石化长江公司等60多家单位,建立了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与韩国庆熙大学、印度夏尔达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开展“国内2年、国外2年”的本科教育模式,和“国内3年、国外3年”的研究生模式。
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深造,与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署有自学考试衔接班办学协议。新生进校时就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关专业就读,利用周末时间开设相应的本科课程,并根据学生选择的本科专业开展对应的实习实践,对有需要的学生可加设学位英语及计算机课程,力争学生毕业时能够取得相关本科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