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区域:湖北武汉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26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4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WUHAN CITY POLYTECHNIC)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武汉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试点单位、全国百佳优秀继续教育培训院校,是湖北省“办学水平优秀学校”、湖北省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原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起源于1904年张之洞在鄂兴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继后迭历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师范学校、湖北省立实验师范学校、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等校名更易;2002年11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和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2007年6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更名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4月,前身主体部分为创办于1975年的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大学。201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并入原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50亩,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近3亿元;设有15个学院、12个专业群、66个高职招生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6万人,教职工千余人。

办学历史


1904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两湖总师范学堂。


1913年,两湖师范学堂改称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 

1927年,湖北第一师范并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学,改称省立一中师范部。

1929年,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独立,湖北第一师范改称湖北省立师范学校,同时,改六年制为三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

1938年,湖北联中成立,湖北师范西迁恩施,改称湖北联中建始师范分校,校址在建始县城西七里坪

1943年,建始师范改称湖北第九师范学校。

1946年,学校复迁武昌,改称湖北省立武昌师范学校。

1949年5月,武汉解放,湖北省人民政府接管后,将原湖北省立武昌师范和湖北第一女子师范、湖北第二女子师范、国立童子军师范学校合并为湖北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

1951年,湖北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一分为三”,有二部分分别在武昌成立了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和艺术师范学校,而普师则迁至汉川县喻家集,成立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

1956年夏,学校由汉川迁至武昌付家坡校址,并接收了洪山区新建的一所小学为湖北省实验师范附属小学。

1957年,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由湖北省教育厅移交给武汉市教育局领导,学校成立了党总支,行政机构未变。

1962年,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停招师范生,更名为湖北省实验高中。

1964年,武汉市教育局为增设红旗三中(现武珞路中学),划去学校土地30亩,另归还相邻的洪山区向阳大队20亩,使学校原有占地面积130余亩缩小为80余亩。

1965年,湖北省实验高中、湖北省艺术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同年,湖北省武昌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合署)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

1972年,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更名为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建立党委。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学校又从中、高考学生中招收师范生,并逐渐增加了面试的要求;同年,学校曾以武汉分院的名义招收了高师专科生(系中文和数学专业),培养中学教师。同年,上级发文认定学校属县(团)级。

1983年,湖北省恢复重建省属武昌幼儿师范学校,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从此一分为二。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因而缩小到42.2亩。同年,学校学制由三制改为四年制,以后经过改革又改为“三、一”分段制。

1985年,经武汉市教育局批准,增设了中师教科处和师训处。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湖北省率先试办小教大专班、成为全国17省、市28所师范办小教大专班的试点学校之一。

2002年,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更名为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

2003年,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撤销,并入江汉大学

2004年,学院被教育部、建设部批准为全国建设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2006年,学院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冶集团职业学院,为中冶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201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再次批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与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2016年,该校与武汉商学院举办电子商务和国际网球赛事运营与管理专业“3+2”专本衔接办学; 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入围全国首批试点院校 。

2019年,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建立了武汉军运会击剑场馆。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2020年9月18日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成立。

2023年10月26日,牵头组建成立智能网联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4年7月16日,武汉交通科技学校整体移交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仪式在武汉交通科技学校会议室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5个学院、12个专业群、66个高职招生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教职工千余人。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央财支持专业4个,国家骨干、示范专业7个,国家实习实训基地3个,专本联合培养专业2个,服务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重点专业4个。

  • 教学成果

2017年3月,该校外语学院张俊老师团队的《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双培三进一人才培养模式》和陈萍老师团队的《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研究》分获武汉市第三届市属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汽车学院的团队老师们开发《将合作企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标准融入汽车专业群教学标准的开发和应用》获武汉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设有协同创新中心1个。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设有“童学文化研究院”、“少儿国学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2018年,学校共获得产学研项目(企业)到款额近200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271.5万元,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390.17万元,产生经济效益2421万元,学校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学校科研立项12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28项,市级28项,校级专项70项(其中硕士、博士专项项目 20 项);组织申报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师生2018年专利获批数54项,其中,发明专利“高炉本体基础施工工艺”应用于江西新余钢厂高炉本体基础施工时缩短工期21天,节约模板780平方;实用新型专利“钢结构节点板弯折加工设备”为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项目节约资金57万元。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馆藏图书135万余册,电子图书40余万册。 

2013年,学校图书馆购进中文电子数据库多种,主要有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平台、超星电子图书、维普期刊、维普考试和超星视频资源库等。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与德国、澳大利亚、乌干达等多个国家的高校、企业、机构,开展学历教育、“鲁班工坊”培训服务等合作交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