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学院(City University of Wuhan)是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
学校于2002年7月成立,前身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
截至2023年5月,学校2占地1763.54亩,校舍建筑面积59.45万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0600.24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8.67万册;设有8个教学单位,开设37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637人,有在校生19827人
办学历史
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核准备案。
2020年12月,教育部拟同意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
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
2024年7月1日下午,武汉科技大学支持武汉城市学院高质量发展对口帮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武汉科技大学图书馆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8个教学单位,开设37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3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544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0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8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实验实训室77个,省级高校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校企联合建立了175个实习实训基地。
2024年5月,武汉城市学院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简称黄麻纪念园)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红安李先念纪念馆举行。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省级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3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个。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校级研究中心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近三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科研课题5项、教研课题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横向科研课题25项;校级科研课题63项、教研课题98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8.67万余册,电子图书62万册,电子版中文期刊10000余种,电子版外文期刊6000余种,博硕士学位论文220万篇。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中国境外24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向英、法、美、日、韩、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高校派遣交流生;学校护理专业与德国海斯特曼护理学院合作进行订单班人才培养;先后与英国的密德萨斯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诺森比亚大学,美国的华圣本大学、贝佛大学,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日本的久留米大学、神户国际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韩国的启明大学、建国大学、大邱加图立大学,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台湾的朝阳科技大学、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等结为姊妹学校,在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学术交流以及互派教师、互派学生、互认学分,互发毕业证书,互通教学情报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韩国的建国大学在该校设立了华中第二家办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