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列入陕西省高等教育序列,由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筹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神木职业教育中心并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神木职业教育中心成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的神木校区,同时保留神木职业教育中心牌子。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从而形成了中高职一体的职业教育格局。2012年,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由6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设置5个二级学院和6个教学系,开设31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861人,全日制在校生12000多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原榆林工业学校
1981年,榆林地区工业交通干部学校创建
1981年,米脂火电厂(部分资源)并入榆林地区工业交通干部学校
1985年,榆林地区工业交通干部学校更名为榆林工交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7年,榆林工交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榆林工业学校
2008年,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筹)创建。
2010年,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筹)、神木县职教中心合并组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原神木县职教中心成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神木校区保留神木职业教育中心牌子。
2014年,榆林工业学校并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同时保留榆林工业学校的牌子,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中高职一体的职业教育格局。
2015年,学院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蓬勃发展-
2017年11月陕西省榆林林业学校、陕西省榆林农业学校、陕西省榆林市财贸学校、陕西省榆林市卫生学校 整合并入学院。
2018年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升格为(独立为)神木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9月榆林市艺术学校并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设置5个二级学院和6个教学系,开设31个高职专业。
-学科建设-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教职工861人,专任教师531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占50%以上,教授、副教授占20%以上,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占15%以上。
-教学建设-
据2015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和2个院级特色专业,拥有实验实训室163个,建成2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共同编写校企合作教材11部。2个陕西省省级实训基地。承担陕西省省级教改项目7项。
-合作交流-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与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华电榆林公司、榆天化、华奥盐田公司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并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据2015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榆林市市级科研机构7个,学院院级科研机构17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15年8月,学院教师共获批2015年度省市教学、科研项目立项25项。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获批2015年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0项,其中个人项目17项,市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中心3项,与2013年相比,数量增加了18项;与2014年相比,数量增加了5项。同时慕祎获批榆林市2015年度教育科学课题1项。2015年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2篇,化学工程系李建法、机电工程系牛艳娥分别参编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化学工程系王继武申报的论文荣获榆林市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化学工程系李建法,机电工程系宋娟,化学工程系连锦花,矿业工程系张海荣、王泓皓分别申报的5篇论文获榆林市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二等奖。
2014年4项课题获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立项。
2013年1项教改项目获得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立项,2项获得榆林市科技局批准立项;批准实施校级科研项目18项。张海荣、王泓皓的撰写科研论文《较薄厚煤层采场覆岩“三带”划分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研究》和《宽粒级煤浮选机浮选试验研究》,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煤炭工程》,开创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的先例。
-学术资源-
据据2015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图书馆馆内有藏书65万册万册,电子图书1510GB,中外文报刊70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