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榆林学院

  • 区域:陕西榆林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榆林市榆阳区崇文路51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4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榆林学院(Yulin University)坐落于陕西榆林,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与榆林市政府共建,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创建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58年改名为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1978年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迁至榆林西沙。1984年成立榆林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整合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2017年,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并入。 

截至2024年2月,学院有榆阳、绥德和科创新城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2.02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2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83亿元;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52个在招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1个(含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含硕士专业领域学位授权点15个);有教职员工1213人,全日制在校生1504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4412人,专科生156人,硕士研究生453人,学历教育留学生26人,联合培养研究生531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 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

1923年5月,在绥德县城疏属山腰北门巷原绥德中学堂校址上,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正式创建。

1923年秋季,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开学,1924年秋,李子洲就任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 

1934年,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更名为陕西省立绥德师范学校。

1941年2月,更名为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学校,并把干部培训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解放战争后期与绥德分区党校合办。

1948年更名为绥德师范学校。 

1950年5月,学校更名为“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 

1958年春,绥德师范学校设语文、数学两个师范专科班,在榆林中学附设一个二年制机械专科班。1958年10月,师范专科班、机械专科班分别举行开学典礼。

1958年底,中共陕西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同意筹建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1959年1月,筹建绥德师范学院,校名为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位于绥德城北郊的十里铺,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建立后,师范专科班、机械专科班并入分院,1959年9月2日,分院正式开学。

1960年5月,西安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改名为绥德师范学院。1962年8月,绥德师范学院停办。 

  •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

1970年10月,在绥德县十里铺开办榆林地区中学教师学习班。

1972年9月,改名为榆林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1976年12月,在原榆林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榆林地区五·七师范学院和延安大学榆林地区教育革命基地。 

1977年,在榆林地区五·七师范学院内举办大专班,同年,中共榆林地委同意新建校址,位于榆林西沙。

1978年5月,榆林地区五·七师范学院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 

1983年,学校迁址榆林西沙。

1984年6月,更名为榆林师范专科学校。

1987年3月,不再单独设立教育学院。 

1992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整合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学校迎来第一位外籍教师。

1998年,学校新增机电一体化、化学工程、计算机应用3个职业技术大专班。

2000年,学校举办了第一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

2001年3月,榆林市人民政府成立榆林学院建设领导小组。

2002年成立“升本”领导小组,7月14日,陕西省省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关于设置榆林学院的请示》,10月,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考察评估学校“升本”工作。


-蓬勃发展-

  • 榆林学院

2003年4月,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 

2014年10月,学院获批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2015年1月,陕西省教育厅和榆林市签订协议共建榆林学院,同年4月,位于榆横工业园的榆林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

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2017年7月,经陕西省委、省政府批准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并入,保留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校牌并且增挂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校。 

2018年7月,榆林学院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 

2019年11月,学院获批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试点院校。 

2021年6月,学院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2022年3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学院挂牌建立。4月,学院获批陕西省“双百工程”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8月,学院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科技小院建设单位。

2023年3月,榆林学院王阳明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5月,绥德师范学院在绥德师范校区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2月,学院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52个在招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1月,共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其中学术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涵盖了八大学科门类,工学5个(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农学2个(农业、林业)、文学2个(翻译、新闻与传播)、教育学2个(教育、体育)、法学1个(中共党史党建学)、理学1个(化学)、管理学1个(旅游管理)、艺术学1个(设计),招生专业达到了23个,分布在13个二级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2月,学院有教职员工121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778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9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职称140人,副高级职称424人,博士305人,专任教师队伍896人。学校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聘任6名两院院士,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人,特支计划人才8人,三秦人才5人,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4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2人,省级秦创原引用人才4人,陕西省高校杰出青年4人,省级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获得者8人,陕西省教学名师9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40余人;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2月,学院获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四新”项目2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四新”项目6项,省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一流课程29门,陕西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2月,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俄罗斯罗蒙诺索夫北方(北极)联邦大学等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与西安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西北大学合作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与榆林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榆林分院、与华为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在科学研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2023年7月,学校倡导并发起成立了“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陕甘宁蒙晋交界区12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依托一个联盟,实现“共商”“共享”“共建”“共创”“共进”,倾力打造地方本科应用型高校创新高地,聚力推动陕甘宁蒙晋交界区经济社会协同高质量发展。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2月,学院有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6个,省教育厅高校青年创新团队6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文化旅游研究院1个,省级“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5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陕西现代能源化工知识产权研究中心1个,省级公众科学素质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1个,其他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平台50余个,参与共建能源陕西实验室、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7个科技小院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建设名单,8个科技小院入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月,学院获得各级各类项目670项,立项金额1.68亿元,到账经费1.4亿元,获批纵向科研项目324项,立项经费8670万元,较去年增长106%,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16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立项103项,厅局级项目立项204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项14项,其中学院主持的有11项,包括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国家民委优秀成果奖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全校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560余篇。其中,SCI收录139篇,EI收录9篇,CSSCI收录12篇,CSCD收录37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2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5部。取得专利123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国际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全年被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采纳的资政建言报告共8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图书馆2个,拥有纸质图书140.93万册,电子期刊16.62万册,学位论文670.51万册,音视频227783.0小时。自建《榆林学院非书资源管理平台》《榆林学院图书加工平台》《陕北文化特色数据库》数据库3个,本地存贮电子资源达10TB以上。开通中国知网、人大复印资料、超星读秀、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掌阅精选电子书、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数据库资源20余个。 

  • 学术期刊

《榆林学院学报》创刊于1991年,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榆林学院主办,《榆林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双月刊。主要栏目包括“陕北历史文化研究”“哲学与社会学研究”“文学与语言学研究”“经济与法学研究”“能化工程技术研究”“生态农业与生命科学研究”“数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等。学报获“陕西省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称号,栏目“陕北文化研究”获“陕西省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称号。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