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区域:湖北武汉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129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4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简称“湖北二师” ,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地处中国光谷核心区,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协同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和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学校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湖北省“优师计划”主培高校。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源于1931年10月成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44年,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改建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1949年,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复建为湖北省教育学院。1990年,湖北省教育学院更名为湖北教育学院。2003年,湖北教育学院兼并湖北省工业学校。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湖北教育学院改制更名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09年,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截至2024年10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园面积1723亩,建筑面积51.41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设57个普通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7万人。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01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52人。学校建有省级教师教育共同体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名师课堂94门。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31年10月,学校经批准将筹建的“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省立教育学院”,这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源头活水,时任国民政府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黄建中担任首任校长

1936年7月,护校斗争失败,开办五年之久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被迫停办。1941年7月1日,学院于恩施五峰山复校。1944年春,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改制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隶属教育部。抗日战争结束,1946年学校被迫迁至荆州沙市童家花园。1948年5月13日,国立湖北师范学院迁归武汉。1949年春,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发展了第一批中共党员,成立党支部。1949年7月,中南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接管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随即决定国立湖师暂时停办。

变革复建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全面走上规范办学的轨道。1952年10月,湖北省教育学院大部分师生员工与图书并入华中高等师范学校(今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学院留下的部分人员和校产、校址为基础,筹办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教育部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高等师范教育,1954年4月,国家教育部批复改制并更名为湖北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8月,省教育厅决定在原湖北师专干训部行干班的基础上建立湖北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 

1959年湖北省面临教育事业急剧发展,师资不足,办学质量不高的状况。为加提高教师工作质量与教师队伍素质,由肖杏村牵头,在原省教育厅教研室、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和省函授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筹建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

1962年秋,成立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学院教学与教研工作全面停顿。湖北省教育进修学院被撤销,成立湖北省文化教育局教材组。1971年春,成立湖北省教研室

1979年2月,湖北省委决定恢复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同年学院更名为湖北省教育学院。 

1990年4月,学院更名为湖北教育学院。1993年,省教委在学院成立湖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对内承担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对外承担全省继续教育指导工作。2003年3月,原湖北省工业学校整体并入湖北教育学院,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据统计,2007年前,学历补偿教育为全省全国培养培训教育干部、教师等各类人才60多万人,为湖北省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转制发展

2007年3月23日,国家教育部同意“湖北教育学院”改制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开创了全国省级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先例。2009年1月,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师资力量更为加强,办学资源更为丰富。2010年“十三五”期间,学校获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等高层次国家级科研项目实现新突破,连续4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科研经费较“十二五”增幅达4.7倍。随着实力声誉的持续上升,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本科生就业率近5年均值达91%。 

2012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2021年5月,成立光谷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2021年,开展首届“优师计划”,面向28个国家级贫困县招收140名学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2023年5月,主体建设单位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教师发展研究院成立。 2023年12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2024年4月2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该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57个普通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校级重点学科群、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培育学科方向等五个层次布局的学科建设体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有专任教师101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52人。149位教师受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津贴以及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48人次。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2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等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和美术学等7个专业有条件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现有以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名师工作室28个,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人才培养计划项目9个,省级试点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实习实训基地15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名师课堂94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础教育数字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教育云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太赫兹技术与新能源材料及器件专家工作站和湖北省BIM智慧建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10个省级科研平台和湖北省新型智库(培育)、湖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教师发展研究院等3个省(厅)级智库。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60项,获教育部、科技部、文旅部和国家民委及省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省住建厅等省厅级科研项目近800余项,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版权等近300余项。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湖北省发展研究奖等省部级奖项50余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31年,原为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图书资料室,随学校历经变迁,2007年3月定为现名。截至2024年5月,图书馆建筑面积48486平方米,设计阅览座位6340个。 现有纸质图书136万余册,电子图书100万余册,中外文报刊2600多种、7.9万多册。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