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Xinjiang University),简称“新大”(XJU),位于乌鲁木齐市,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发起高校、上海合作组织大学。 [29] [139]
1924年,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创立,拉开了新疆高等教育的序幕;1935年,改建为新疆学院;1947年,拟改建为“国立天山大学;1950年,新疆学院更名为新疆民族学院,后复名新疆学院;1960年10月1日,以新疆学院为基础筹建的新疆大学正式成立;2000年,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
截至2025年2月,新疆大学有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有兼、专任教师3417人 ;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977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3050人,硕士研究生15013人,博士研究生1493人,留学生218人。
历史沿革
学堂建学
新疆大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87年成立的中俄学堂、1891年成立的博达书院、1905年成立的新疆高等学堂和1906年成立的新疆法政学堂。
办学条件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党群机构10个 ,行政机构14个,教学研究机构38个,公共服务及附属机构12个,现有87个本科专业,2024年实际招生本科专业80个,其中73个单一专业,3个大类专业(覆盖7个单一专业) 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及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30日,新疆大学有专任教师2102人 ,外聘教师(含硕博导师)1323人,本科生生师比为8.8:1。高级职称以上专任教师108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1275人。师资队伍中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卓越工程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00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0人。入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项目486人,自治区天山领军人才5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人;自治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文化产业领军人才6人;自治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后备人选13人 。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6人,省级高层次人才305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自治区教学能手20人。
截至2024年9月30日,新疆大学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71人,比去年增长4.27个百分点。其中,高级职称44人,所占比例为25.7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43人,所占比例为83.63%。45岁以下132人,占比77.19%。
截至2024年9月30日,学校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部级教学团队1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思政课程教学团队1个、省级思政课程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省部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9个。
2024年,新疆大学有1人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名教师在国家级教学竞赛中获奖;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158人,其中A类博士101人,占比显著提升,具有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达到60%;招收29名博士后,较2023年同期全职博士后增长300%。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新疆大学有3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招生专业数量的77% ;有10个国家重点特色专业, 1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3个自治区重点产业人才紧缺专业,44个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相关专业。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自治区级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