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黄冈师院”,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拥有硕士研究生、本科两种办学层次。
黄冈师范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后历经“省立黄冈乡村师范学校”、“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10月,学校获得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1月,学校与原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合并。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拥有4个校区 ,校园面积2012亩;设有20个教学学院,开办本科专业70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9414人。 有专任教师1191人。
历史沿革
1905年,黄州府初级师范学堂创办,后更名为黄州府师范学堂。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一度由黄冈县三解元(黄冈县泗泊河)迁址到新洲大渡村,并改名为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解放战争时期,学校曾几度迁移校址。1945-1947年由新洲大渡村迁至黄州,1947年到1948年又由黄州迁到汉阳,1949年再度迁回黄州,学校虽历经辗转,校名始终是“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
黄州解放后,黄冈师范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接管,改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1949-1950年,普通师范和艺术师范合并,组建黄冈行政区立中学师范部;1953年7月恢复成立了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广济师范学校并入。
1960年,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秋,黄冈大学、黄冈幼师撤销,60级学生共五个班并入湖北省黄冈师范专科学校。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复名为黄冈师范学校,挂师范学校和进修学校两块牌子。
1977年,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由湖北省政府批准成为大专院校。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从此成为普通高校。
1988年,学校被评为首届“全国先进师专”。
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黄冈教育学院并入学校。
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在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
2000年11月,学校在珠明山新校园举行了“黄冈师范学院”的挂牌庆典。
2004年,黄冈师范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通过。
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独立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14年1月,原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并入黄冈师范学院。
2020年5月,鄂东职业技术学院拟更名为湖北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仍由黄冈市政府主办,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参与合作共建,更名后学校迁址于黄冈市城东新区南湖工业区南湖路11号办学。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学院,开设本科专业70个,学科专业涵盖理、工、农、经、文、史、法、教、管、艺、医等11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91人,其中正高163人,副高409人,博士503人;有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100余人。学校聘请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100余名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兼职教授。2023年,学校黄梅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有省级教学团队1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含培育学科群1个),湖北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培育学科5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二级认证专业7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1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43项,省级试点学院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5个,省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6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省级荆楚卓越计划项目6项,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70门,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34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国际交流广泛,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已与日本、俄罗斯、美国、英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先后聘请300余名外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派出学术骨干310余人次赴国(境)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研修、合作交流,选派近200名师生赴国外开展国际中文教育;2010年起,学校先后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项;2018年,与俄罗斯维亚特卡国立大学合作举办“1+3”联合培养本科教育项目;与斯里兰卡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合作建设“孔子课堂”1所。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湖北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湖北省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湖北省校企联合创新中心5个,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1个;湖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湖北省技改咨询诊断服务平台、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各1个;建有李时珍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大别山乡村振兴研究院、黄冈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等校内研究机构20多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0月,近年来,学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7项,主持教育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项目110项,湖北省自科基金、社科基金项目340项。科研成果64项、教学成果获43项,省部级及以上(含)奖励107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622项。
2025年3月13日,科睿唯安发布ESI数据,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据ESI数据统计,2014年至2024年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学科共有ESI论文438篇,总被引8275次,篇均被引18.89次。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23年10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有纸本图书229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667种,电子图书408万册,阅览室总座位数3000余个。图书馆拥有文献信息资源库,包括:CNKI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库、EBSCO ASP+BSP数据库、国道外文数据库、上业外语多媒体学习库、人民数据库、公务员考题库、起点考研网、全球案例发现系统数据库、全球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数据资源平台、库客(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SCI期刊精选整合服务平台、博看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拥有“苏东坡在黄州”、“学科资源建设”和“鄂东当代作家创作年表”等自建数据库。购买了读秀学术搜索平台,为学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学习考研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便利的检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