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天津音乐学院

  • 区域:天津河东区
  • 学校电话
  •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十四经路9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7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天津音乐学院(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位于天津市,是由天津市政府举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对口支援喀什大学。 主管部门为天津市。 

天津音乐学院前身是1950年创办于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学校始建于1958年,1959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留津部分),同时将原河北艺术师范学院音乐系并入称师范系,而新建天津音乐学院。1973年,改称天津艺术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硕士授予单位。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音乐、美术独立分建,恢复天津音乐学院。 2019年,天津音乐学院被授予“国防教育宣传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44]2022年,天津音乐学院被评为天津市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考核评价优秀单位。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设有13个教学系,开设12个本科专业。 [48]现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为天津市级重点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顶尖学科培育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截至2023年9月30日,有专任教师258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数3233人,其中,本科生共2680人。 

创办时间1958年10月

主管部门天津市

学校官网http://www.tjcm.edu.cn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8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迁京前夕,正值天津市划归河北省,省市有关领导即与中央音乐学院商定,由该院留下部分师生员工和设备,开始组建河北音乐学院。5月组成筹备组,负责接收和筹建工作。6月,中央音乐学院代河北音乐学院招收26名新生。10月正式宣告河北音乐学院成立。大学部设作曲系、声乐系、器乐系及业余部。1959年7月,河北音乐学院大学部迁往河东区大王庄十一经路原中央音乐学院院址,同时参考世界各国音乐学院多以所在城市名称命名的习惯,更名为天津音乐学院。8月,原河北艺术师范学院音乐系并入称音乐师范系。 [26]1960年5月,将河北省文化学院歌舞班并入,建立附属歌舞学校。1961年6月,河北省文化局根据八字方针,制定了天津音乐学院的调整方案。一批家在农村的干部和学生回到农业第一线,部分学生提前分配工作,附属歌舞学校停办。1962年8月,师范系又调回河北艺术师范学院,成立天津音乐学院附属乐团(对外称天津乐团)。调整后的音乐学院设置作曲、声乐、民族声乐、民族器乐、键盘管弦五个系。整后本科学生122人,附中学生200人。1965年底和1966年初,学校本科分两批到昌黎县五里营下乡办学。1966年6月,下乡教学的全体师生员工,撤回天津,此后停止招生。1970年,学院被强行解散,在原院址上建立了天津“五·七”艺术学校,设立音乐、美术、戏曲、舞蹈四个连队。按解放军体制实行校长政委制。1972年7月,天津市文化局恢复天津戏曲学校,“五·七”艺校中的戏曲连转入天律戏曲学校;舞蹈连转入天津歌舞团多美术连迁到原河北艺术师范学院一河北区天纬路2号(现天津美术学院校址)上课。

1973年,天津“五·七”艺术学校改称天津艺术学院,包括音乐、美术两部分,并恢复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硕士授予单位。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天津音乐学院,分出美术部分另立天津美术学院。同年,被批准为有权投予硕士和学士学位的院校之一。 [23]

2010年9月,学校成功申报艺术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2年3月,学校获得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 

2015年4月,学校获批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2018年11月,教育部发函同意设立天津音乐学院茱莉亚研究院。 

2024年12月,天津音乐学院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 

2024年12月27日,天津音乐学院与深圳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 

2025年1月1日,参加 “2025新年戏曲晚会”,演出器乐合奏《百花满园迎新春》。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3个院系,开设12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天津市级重点学科2个。在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音乐与舞蹈学评估获B+。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在职专任教师258人,返聘、外聘教师88人,其中音乐学专业在职专任教师25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在职专任教师22人,音乐表演专业在职专任教师151人,舞蹈表演专业在职专任教师12人,表演专业在职专任教师11人,舞蹈编导专业在职专任教师2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在职专任教师3人,艺术与科技专业在职专任教师4人,舞蹈学专业在职专任教师2人。在职和返聘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天津市特聘教授2人,市级教学名师10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获批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人,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人,天津市高校“青年后备人才支持计划”6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 [36]共有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天津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天津市首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多项实践基地。

-研究成果-

2023年,学校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共计70余项,歌剧《二泉》巡演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话剧《太平码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并成功首演;《中国古代艺术批评理论中的风格范畴整理与研究》获批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传统琵琶乐曲旋律特征研究》获批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完成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资助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培训目标,打造业界标杆,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资助项目原创歌剧《岳飞》完成5个省份、10座城市的14场巡演。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研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原创歌剧《岳飞》大型舞台剧及其巡演项目、汉唐古典舞创作人才培养、《唢古呐今》创作作品项目、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等,充分彰显了学校学科优势资源的特色,体现了人才协同创新培养的成果。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各种文献累积总量为32万余册(盒),其中中外文乐谱62499册,中外文专业理论及普通图书199113册,中外文期刊报纸314种,馆藏各类唱片、光盘49038张及各类录音、录像带12608盒,拥有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共享中外文数据库16个、本馆引进数据库7个、自建数据库27个。

  • 艺术期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设有名家讲坛、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传统音乐、音乐批评、音乐美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理论、戏剧理论、学术资讯等主要栏目,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含扩展版)收录。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