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天美”、“天津美院”,位于天津市,是中国最具影响的九所美术院校之一、中国北方重要的美术教育和美术研究中心,为中国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院前身是1906年由中国近代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的北洋女师范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经过多次调整、易名,经历了河北师范学院、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河北艺术师范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天津艺术学院等,1980年正式更名为天津美术学院。2008年,学院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天纬路、志成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1.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0万平方米;有22个本科专业,12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5300余人,其中本科生约4300人,研究生约1000人。
创办时间
1906年
主管部门
天津市
学校官网
http://www.tjarts.edu.cn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北洋女师范学堂
1906年6月13日(清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二十二日)由中国近代教育家、清朝天津女学事务总理傅增湘创办北洋女师范学堂,堂址初设天津河北三马路三才里西口,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公立女子师范学校。
1910年,迁至天纬路。
1926年,正值全国艺术活动兴盛时期,学校由当时第23级后期分科时期起,开始设立美术科,同时增设西画、国画、图案画三个专用教室,至此学校有了美术专业。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
1929年6月,学院图画副系建立,最初附设于家政系。
1934年,图画副系改为独立副系。课程设有国画、西画、图案和技能理论等。
河北师范学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原“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改名为“河北师范学院”。学院改建之初设有4个系:教育系(教育学、幼稚教育2个组),文史系(国文、历史2个组),音乐艺术系(音乐、美术、戏剧3个组)和体育系。
1951年暑期,音乐艺术系分建为美术、音乐2个系。
-蓬勃发展-
河北天津师范学院
1956年8月,河北师范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地理、体育5个系迁往石家庄市,组建成河北石家庄师院。留在天津院系组成河北天津师范学院。
河北艺术师范学院
1958年,中文、历史两系迁往北京,并入河北北京师院;教育、外语、政治教育3个系并入天津师大。
河北美术学院
1959年,在美术系基础上,扩建成多学科的高等美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绘画系设:油画、中国画、版画3个专业;工艺美术系设:装潢设计、染织设计2个专业;雕塑系、师范系未另分专业。中央音乐学院(留津部分)并入天津音乐学院。
河北艺术师范学院
1962年,并入天津音院的原音乐系重新迁回;1966年"文革"开始,学院遭到浩劫。
1970年9月,改名为天津五·七艺术学校,设立音乐、美术、戏曲、舞蹈四个连队。
1973年2月,改名为天津艺术学院,绘画系设:中国画、油画、版画3个专业(另暂设连环画班、年画班);工艺美术系设:装潢设计、染织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特种工艺美术设计4个专业。
天津美术学院
1980年2月,定名为天津美术学院。
2015年1月19日,《天津美术学院章程》经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核准。
2022年,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单。4月,天津美术学院与天津市第二医院完成协议签约,原天津市第二医院院区移交给天津美院使用。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
2023年12月18日,天津美术学院津美书院正式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
2024年12月,天津美术学院人工智能艺术学院在天津美术学院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有12个学院,2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500人,专任教师29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77人,教授65人,副教授110人。现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14人,硕士生导师162人,博士生导师6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在线示范课程4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5个,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5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6个;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7个,天津市精品课程5门,天津市创新创业特色示范课程3门,天津市规划教材8部;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根据22021年12月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学校“十二五”期间,《油画艺术导论》等3部教材被确认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版画系列教材》等5部教材被确认为天津市“十二五”规划教材。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世界上20个国家及地区49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教学、科研领域达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构架。同意大利、法国、英国多所美术学院举办联合培养项目,包括校际硕士双学位项目、国际交换生项目以及教育部审批“3+1”本科双学位合作办学项目。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根据2023年数据显示,学院有天津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他科研平台2个。
-研究成果-
根据2020年到2021年学校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学校获批教育部对台教育交流项目1项、天津市重点对台项目2项、天津市重点一带一路项目1项、天津市对意大利重点外事项目2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9月,馆藏中外文图书37.13万册(含院系资料室图书及捐赠图书)。馆藏电子图书1762900种,电子期刊90600种(不含硕博论文),学位论文8400000册;馆内自建馆藏数据库4个;引进中外数据库34个,新增6个(中国艺术博物馆;中国年鉴全文库;《清实录》、《清会典》:书同文:四部、十通、石刻;设计师之家数字图书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艺术期刊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定期出版专业刊物《北方美术》和《中国书画报》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