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天津工业大学

  • 区域:天津西青区
  • 学校电话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4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天津工业大学(Tiangong University),简称“天工大”,是由教育部、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11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天津工业大学前身是1912年创建的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1958年,在整合天津大学纺织系及天津纺织工业学校等办学资源的基础上,独立组建隶属河北省管理的河北纺织工学院。学校于1964年后改由纺织工业部管理,1968年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1998年后实行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天津纺织工学院与天津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并入天津工业大学 

截至2024年5月, 天津工业大学总占地面积150余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下设5个学部、25个学院、1个书院、2家附属医院,开设68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2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有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全日制硕士生5300余人,博士生600余人,成人教育学历生9000余人,各类留学生近2000人(学历生600余人)。

创办时间

1912年 

主管部门

天津市 

学校官网

http://www.tiangong.edu.cn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民国时期

1912年,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直接管辖、“以教授高等工业学术,养成工业人才为宗旨”的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增设机织科。

1928年,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翌年,易名为“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科也改称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系 。北平大学工学院学制为本科四年,课程体系日趋稳定完善 

“七七事变”后,北平大学工学院被迫西迁。1937年10月,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其中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组成,共设包括纺织系在内的6个系 

1938年,教育部令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7月,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河南焦作工学院合并组成西北工学院 

日本投降后,北洋大学迅即复校。同期,教育部令北洋大学接收敌伪时期在原北平大学工学院校址上建立的所谓“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洋大学接收后,改为“北洋大学北平部”,但停办纺织系。在原北平大学机织系教授张朵山等人建议下,北洋大学向教育部提出在天津“恢复本校北平部原有纺织系”,并获得批准此后,原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系的主要专业教师和图书资料,最终随系一起落户天津

建国时期

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成立天津大学,两校纺织系合并成立天津大学纺织系 。1958年,在天津大学纺织系基础上,与天津纺织工业学校共同组建了河北纺织工学院,从而发展成为独立的纺织院校,纺织学科和专业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67年天津市成为直辖市,河北省会迁离天津。1968年2月经纺织工业部批准,”河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 

1980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到1987年底,学校壮大到7个系15个专业 

1998年后,天津纺织工学院实行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至1999年底,学校设有纺织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系、计算机与自动化系、服装与艺术设计学系和基础课部、外语部、社会科学部、体育部4个教学部,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有20个本科专业、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天津纺织工学院与天津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工业大学 2004年,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并入天津工业大学

2017年9月,天津工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2018年9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决定共建天津工业大学。2020年11月,学校停止普通专升本招生。12月,天津工业大学与天津市西青医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并举行了“天津工业大学西青医院”揭牌仪式;同月,学校与天津市北辰医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天津工业大学北辰医院”正式揭牌。 

2022年2月,天津工业大学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3年学校获批网络与新媒体1个新专业,新申报汉语言文学新专业。经济学、汉语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广告学、产品设计、工艺美术、广播电视学15个专业暂停招生

2024年6月6日,天津工业大学航天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 。12月10日,天津工业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授委员会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5个学部、25个学院、1个书院、2家附属医院,开设68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建有5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6个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学校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拥有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8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22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0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名。拥有两院院士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17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名,拥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0余名,省部级各类人才200余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团队40余支,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2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12个应用型专业,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天津市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1个。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天津工业大学与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90余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英国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韩国成均馆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通过与中国国外友好院校开展学分交换生、“2+2”双学位、攻读硕(博)士、夏(冬)令营等多种模式的学生派出项目,在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资助项目、博士奖学金项目、欧盟Erasmus+计划等资助形式和友好院校互勉学费的帮助下,每年选派逾3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中国境外留学。并在办三项合作办学项目、一所孔子学院、一项共建境外办学项目

学术交流

天津工业大学每年派出教师近300人次,参加国际会议,教育研讨、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等。同时,每年邀请、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院士、专家和知名学者等逾250人次到校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天津工业大学有天津市属高校中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膜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8个、天津市工程中心4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2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建有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天津市工业设计中心。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天津工业大学近年来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连续九年蝉联11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14项,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学校形成了“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智能控制”“功能纤维与技术纺织品”“纤维界面处理技术”“现代机械装备”等特色科研优势,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重大疫情防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天津工业大学拥有纸质图书209.85多万册,当年新增16970册,生均纸质图书67.79册;拥有电子期刊147.4万册,学位论文992.53万册;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2.07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1325.46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近359.55万篇次

  • 学术期刊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以纺织相关学科为特色,所设栏目主要有:纤维新材料、纺织与服装、染整与化工、电子信息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是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天津工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版学术类期刊,1982年创刊,2000年更名,双月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现已加入美国《世界纺织文摘》、美国《化学文摘:光盘版》、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史蒂芬斯数据库》、美国《爱思维尔数据库》等多种国际检索系统数据库,并全文载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和《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等多家大型数据库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