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西南林业大学

  • 区域:云南昆明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4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西南林业大学(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西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高校,是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等涉林学科为特色,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院校。

学校办学起源于1938年云南大学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学校更名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2000年由原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2013年,学校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占地2500余亩,有白龙校区、石林校区、楸木园校区等,馆藏纸质图书208.91万册,电子图书137.68万册;设有18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专业86个;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7个;有教职工1700余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留学生3万余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昆明农林学院

学校办学起源于1938年云南大学森林系;1953年,云大森林系改为林学系,下设森林经营专业;1958年,云大农林两系师生员工全部搬至黑龙潭新校址;同年11月,昆明农林学院宣告成立。



-蓬勃发展-

2016年,《西南林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颁布,学校与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及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项目建设合作协议;同年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签署联合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协议。2017年,学校原有的21个院部将优化调整为28个学院,并新建亚太林学院、城市科技学院,共30个学院;同时与马里巴马科人文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共建亚太林学院;同年,新增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学校校友会成立,“永椿”计划正式启动。

2020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21年,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2022年,加入云南省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盟。2023年6月,“西南林业大学自然影像档案馆”揭牌暨自然影像档案入藏仪式举行。

2024年12月24日,西南林业大学食用菌现代产业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8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专业86个,中外合作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0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7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6个、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院省校合作咨询共建学科2个,A类高峰学科1个、B类高峰学科2个、B类高峰学科优势特色研究方向1个,A类高原学科2个。获批云南省重点支持建设一流学科2个、特色学科建设计划4个、新学科培育计划1个。学校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国家、省部级以上人才共312人次。国家级人才5人次,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原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20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省委联系专家12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林业和草原科技青年拔尖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9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7人;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23项。获批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500余项,获省部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2个,林学入选云南省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项目,开展“3+2”贯通培养项目3个。“林学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楚雄市林业局紫金山林场理科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3项。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含参与项目1项)。获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四新”教改项目5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是亚太林业教育协调机制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院校、澜湄流域林业大学校长论坛指导委员会主席单位和论坛联络办公室常设单位。在非洲马里共建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各1所,获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奖,入选“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成员高校。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共建亚太林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外籍专家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云南省友谊奖等。留学生生源国覆盖五大洲20余国。设立亚太森林组织昆明中心,常年面向南亚、东南亚、南太平洋岛国等21个经济体举办国际林业培训。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普洱市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检验检测中心1个、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个、创新联盟3个。有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5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2个。有院士工作站5个、专家工作站10个。有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4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6个、昆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昆明市国际研发中心1个。设有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中国林学会古树名木分会、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有各级各类自然科学类创新团队2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5个、研究基地1个、智库2个,社科普及基地2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自2010年先后荣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0项。2023年荣获云南省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1人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西南林业大学图书馆于1978年独立建馆,2003年建成第一图书馆,2015年建成第二图书馆,2020年4月成立了世界茶叶图书馆。图书馆建筑面积29610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馆藏纸质图书203.1万册,电子图书108.0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0个。

  • 学术期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是由西南林业大学主办的林业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森林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及林产化学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科研成果。该刊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并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农业文摘》、英国《动物学记录》(ZR)、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该刊已连续4届成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