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and Arts),简称重庆文艺职院(CVCCA),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高职城,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全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训基地。 重庆市为其主管部门。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始建于1957年的长江剧场,主要承担演艺与文化交流;1970年开办重庆市专业院团学员队;1978年开办四川省川剧学校重庆班;1985年成立重庆艺术学校;2007年、2008年、2009年先后整合重庆市玉屏文化中心、江南艺术学校、重庆大学沙坪坝舞蹈学校;2013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2021年,学校成功入选“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3年提档升级为“市级高水平学校培育建设单位"。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职业教育特色育人典型学校、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校、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占地460余亩;设有6个二级学院,开设30个高职招生专业;有在校生人数6400余人,教职工近420人;建成市级骨干专业4个、实训基地3个、教学资源库6个、职业教育双基地2个。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重庆艺术学校
1957年,长江剧场创办,主要承担演艺与文化交流。
1970年,开办重庆市专业院团学员队。
1978年(《重庆戏曲志》显示为1979年8月),四川省川剧学校重庆班创建。
1985年,更名为重庆艺术学校。
重庆市玉屏文化中心
1993年12月,由原重庆市川剧三团、重庆市文工团、重庆市玉屏剧场、重庆市艺术馆永川分馆合并成立重庆市玉屏文化中心。
重庆大学沙坪坝舞蹈学校
1994年,重庆大学沙坪坝舞蹈学校成立。
合并发展
2007年,重庆市玉屏文化中心并入重庆艺术学校。
2008年,江南艺术学校并入重庆艺术学校。
2013年5月,经教育部备案,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成立。
2020年7月,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有教职工近420人,拥有教学创新团队4个,获评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2名教师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成市级骨干专业4个、实训基地3个、教学资源库6个、职业教育双基地2个、一流(示范)课程7门、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项、市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获教育部专业建设项目2个、行指委项目3个;获教育部、文化部、民宗委三部委示范项目2个,国家级课程资源项目1个;立项重庆市教育综合领域改革试点项目、研究项目共17项;获重庆市学分银行试点单位、重庆市新职业(全媒体运营师)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机构和10项市级1+X证书试点。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2本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励三等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5.77万册,中文纸质专业期刊150种、电子专业期刊6100种.
科研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文化和旅游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4项。
2020年,学校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项,组织参与教育部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工作;全年校外项目共获准立项19项,其中市级项目11项,地厅级及学会项目8项,立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2项、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立项2项、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立项1项等。
2020年,学校申报巴南区科技项目2项、巴南区文艺创作资助项目5项、重庆市职业教学会科研项目9项、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巴文化研究专项项目1项、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3项、重庆市图书馆学会项目1项;其中,巴南区科技项目立项1项;重庆市职业教学会科研项目立项3项;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巴文化研究专项项目立项1项;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立项3项。
2020年,学校在重庆市社科界第六届学术年活动优秀论文评选中,选送评论文有4篇获得优秀奖;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教育资政论文评选,学院1篇送评论文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