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区域:青海西宁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经二路中60号(经二路与纬五路交叉口西北角)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Qing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一所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院始建于1940年9月,原名为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55年5月更名为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简称“湟源牧校”;2002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8月成为国家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21年2月更名为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占地面积20.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978万平方米;设有6系2部,开设22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262人。



历史沿革

1939年5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筹建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将校址定在原贵德的佘乃亥。

1940年9月,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建立,校址最初在青海贵德县佘乃亥,9月中旬,学校首先招收少数民族新生15名,设立预科班,开学上课。

1946年,教育部派督学黄景文视察学校。黄景文在给教育部的报告中建议迁校或解散。教育部批准迁校湟源。1946年底将一部分学生迁往湟源。开始校址未定,便借用湟源城关平民工厂的40余间房屋作临时校舍。

1947年春,继续搬迁,在湟源城关西门外瓦窑子修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1座,并修教室2间和其它一些房舍。

1949年9月,青海解放后,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由湟源县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湟源县职业学校。有教职工6名,有畜牧班、普通班各1个,在校学生47名。各类专业学制均为3年。

1950年12月,更名为青海省湟源农牧技术学校,隶属省畜牧厅(局)、文化厅、农牧厅共同管理。


校园环境

1955年5月,学校由青海省畜牧厅主管,改名为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简称湟源牧校。

1957年8月,经青海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湟源畜牧学校北院分设青海省湟源民族畜牧校,由同一党委领导两校。学校接管湟源县牧场土地约53.3万平方米,建立巴燕实习牧场。

1958年12月,湟源民族畜牧学校又奉令并入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由青海省革委会政治部文教组主管。

1992年7月,学校复归青海省畜牧厅主管。

1984年,学校设立青海省畜牧厅成人职工中专学校。

1988年7月,干部培训部经青海省畜牧厅批准成立,面向全省农村牧区,举办各种类型的中短期技术培训班,开展对助理级以下技术职称畜牧兽医干部校后教育和对科 (乡)级以下行政管理干部、民间畜牧兽医技术员、解放军战士、妇女干部等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1997年,学校设立青海省畜牧职业中专。

1998年,学校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设立农业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

1999年,学校设立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000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2年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仍隶属省农牧厅管理。

2003年8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重点支持的高职院校。

2006年10月,学院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优秀”学校。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学院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百所示范校”之一,7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

2011年12月,教育部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为“通过”学校。 

2012年10月,学院成为全国11所“黄炎培优秀学校”之一。

2015年8月,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百所试点高职院校之一。9月,以青海江河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组建的青海现代农牧业职业教育集团揭牌成立。

2016年7月,学院被省教育厅、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青海省职业教育综合能力提升示范院校。12月,学院被教育部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8年12月,学院被教育部立项建设的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通过。 

2020年5月,更名为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设有6系2部,开设22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教职工262人,校内专兼职教师211人,“双师”型教师为153人;校内专兼职教师中教授16人,副高职称59人;博士3人(其中1人为博士后)、硕士学位以上教师69人;省部级名师2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1名,全国师德标兵1名。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有国家示范性专业4个,教育部、财政部专项资金支持建设重点专业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青海省级重点专业5个,青海省级优势特色专业2个,青海省级特色专业3个;建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6门青海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