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Qinghai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简称青海建院,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隶属于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业务接受青海省教育厅指导,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的前身是1978年创办的青海省建工建材学校(“七·二一”大学);2002年6月升格为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被确定为青海省重点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建成全国200所之一的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是西北地区唯一入围的建筑类院校;2021年获批青海省“双高”建设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2023年高质量通过省级“双高”校终期验收。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141.26亩,建筑面积114629.2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1481.1298万元,固定资产总值38261.86万元,有教职工278人。
历史沿革
1978年,青海省建工建材学校成立,与同年成立的“七·二一”大学合并办学。
1979年,青海省建筑工程技术学校成立。
1980年,青海省建工建材学校(“七·二一”大学)与青海省建筑工程技工学校合并办学。
1985年,青海省建筑职工中等专业学校、青海省城市建设学校成立,并与青海省建工建材学校、青海省建筑工程技术学校、青海省建筑职工专科学校三校合并办学。
1990年,青海省联合职工大学成立,将青海省建筑职工专科学校设为联合大学建筑分校。
1994年,青海省建工建材学校确定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2000年,将青海省建工建材学校、青海省城市建设学校合并,更名为青海省建筑工程学校,由青海省建设厅主管。同年,青海省建筑工程学校入选省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6年,同意以青海省建筑工程学校为基础,撤并青海联合职工大学建筑分校、青海省建筑职工中专学校、青海省建筑工程技工学校,组建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附设中专部。
2006年,与青海省邮电学校整合。
2012年,被确定为青海省重点高等职业院校。
201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8年,荣获中华职教社“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2019年,建成全国200所之一的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是西北地区唯一入围的建筑类院校。
2020年,获评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首家“节水型高校”、青海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
2021年,获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获批青海省“双高”建设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建成省级“平安示范校园”。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2023年,高质量通过省级“双高”校终期验收。
2024年8月,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建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设覆盖建筑通信两大行业的30个专业,近年来新增水利水电、环境工程等人才紧缺型专业6个。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2个,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奖140人次,省级重点(特色)专业3个,省级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4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260人,其中专任教师233人,双师素质教师106人,高级职称6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6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45.5%、高级职称比例达28.76%、研究生学历比例达27.9%。培育青海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1个;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职教“三名”计划教学名师培养对象1人;青海省杰出校长1人;青海省优秀专家1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青海省“昆仑英才”行动计划“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1人、“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3人、“高层次教育教学人才”1人;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15人;青海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3人、省级“135高层次人才”5人、省级骨干教师19人、国内访问学者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