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重庆文理学院

  • 区域:重庆永川区
  • 学校电话
  •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红河大道319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4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重庆文理学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CUAS),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重庆文理学院的前身是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分别创建于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两校合并组建渝西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开启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之路,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2024年2月招生网站显示,重庆市文理学院总占地面积1767亩,馆藏图书291.3万册,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 15个二级学院,6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机械、材料与化工、农业3个专业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文理学院是由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合并发展而来的,其中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76年,而渝州教育学院始建于1972年。1976年3月6日,中共江津地委决定筹办江津地区”五七”大学,并于同年12月1日获得批准。1977年2月25日,首批四个专业206名新生入校就读。

1978年春,学校通过全国统一招生,录取1977级三年制中文、数学、农机三个专业新生296人。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江津地区”五七”大学正式更名为江津师范专科学校。1983年,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市,该校经四川省高教局批准,于1985年10月9日更名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该校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师专”。1993年5月,国家教委规范全国高校的称谓,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校名规范为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3年11月,该校被授予“全国语言文字先进集体”,并于1994年荣获”四川省普通高校校园文明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渝州教育学院的前身是江津地区教育学校,1972年5月,该校由江津专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和江津专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校址位于永川城内北山。

1980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该校更名为四川省江津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1年11月,因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该校又更名为四川省永川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并后,永川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与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更名为重庆教育学院永川分院。1986年8月,该校再次更名为渝州教育学院。1992年11月,经国家教委备案,该校成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1997年5月,渝州教育学院经重庆市教育学院专家评估,达到优秀等级。

合并发展

2001年2月,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合并升本工作通过教育部院校设置委员会专家组的评估验收。2001年5月11日,两校获得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多科性全日制本科院校,定校名为渝西学院。

2005年4月11日,渝西学院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文理学院成为继宝鸡文理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湖南文理学院、西安文理学院之后的第五所文理学院。2006年10月,重庆文理学院办公主体迁址红河校区。2007年10月,该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良好等级。2008年11月,材料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族教授受聘为学校教授和发展战略顾问,并担任重庆文理学院名誉院长。2010年,学校在永川区新城区建设红河校区B区。并于2012年9月16日,4000余名学生正式搬迁进驻红河校区B区。 2014年,重庆文理学院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截至2024年5月,重庆文理学院共拥有红河校区和星湖校区两个校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重庆文理学院目前共设有15个二级学院,6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经济学等10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根据重庆文理学院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80余人、副高级职称人员36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专兼职硕士生导师164人;外聘专家200余人(含外籍专家12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学校现科技部、教育部、重庆英才、“巴渝学者”等省部级人才75人,全国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5人。


教学成果

重庆文理学院现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4项以及国家级、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800余项。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重庆文理学院在杂志《Nature》、《Cell》发表论文两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E5抑制剂国际一类新药以3000万元成功转化,抗癌新药PZ-1片获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一类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并以4800万元成功转让,纳米银线系列专利、脱毒生姜连作技术等得到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级项目80余项,知识产权授权900余项。主办的学术期刊《重庆高教研究》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2021—2022)、WAJCI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统计源期刊。

截至2023年10月,重庆文理学院自然科学类共获得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0项;一级协会(学会)各级奖项39项。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得部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3项,一级协会(学会)各级奖项3项。其中,2023年,重庆文理学院刘嘉团队参与完成的“新型高效农作物病害生防菌剂的研制与应用”获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1年3月,重庆文理学院咨询服务报告类成果《建议统一西藏的翻译标准用语为XiZang 》,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