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语外事学院(Chongqing Institute of Foreign Studies)位于重庆市,是由乐贤教育咨询(赣州)有限公司举办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2001年的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1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渝北和綦江两个校区,总占地总面积1548.92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894.8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50余万册,纸质期刊600多种,电子图书103万册;设有12个二级学院(部),开设41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800余人,在校生21600余人。
历史沿革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2001年11月,四川外语学院和重庆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关于联办“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的协议,重庆市教委关于同意设立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的批复下达。
2002年10月,川外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正式开学。
2003年12月,教育部教确认学院为“独立学院”。
2005年3月,重庆南方职业培训学校成立,胡培根任校长。
2007年1月,学院与韩国湖南大学正式签订协议结为姐妹学校。
2010年1月,根据学院发展需要,各教学系正式更名为二级学院。
2011年7月,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同意增列学校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2年1月,音乐学院成立。
2012年5月,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同意增列学校德语、对外汉语、广告学、新闻学、美术学、音乐表演、英语等7个专业为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2014年4月,学院正式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并正式启用新的印章。4月25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同意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綦江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4年9月29日,綦江校区正式开学。
2017年1月,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授予学院“2016年度金椒奖”。
2017年7月,南方集团与新鸥鹏教育集团正式签署“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股权转让协议”。
2018年11月,重庆佳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提出解除股权转让协议。12月,学校取得留学生教育资格。
2019年6月25日,中教控股完成对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的收购。
2020年9月,学校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公告,拟同意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转设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2020年12月,教育部发函同意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转设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同时撤销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的建制,举办方为乐贤教育咨询(赣州)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13日,学校成立军政教导大队。
2022年4月15日,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年7月,艺术学院正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国家一级学会)。
2022年,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正式加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国家级一级协会),获批成为专家委员会理事单位。
2023年7月20日,学校成立博雅国际学院。11月18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渝北校区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部),开设41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教育学六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900人,其中专任教师77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50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65.37%;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3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0.48%,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354人,占45.91%。有重庆市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人,重庆市优秀女园丁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人,重庆高校优秀辅导员3人, 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4人。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5月,学生在国家级及市级学科专业、文体竞赛中获奖1000余项,特等奖、一、二、三等奖或前三名的奖项200余项。2021年,1人获“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特等奖;1人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季军;9人获2021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团体二等奖;学校女子足球队获2021年重庆市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女子甲组冠军,并将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大学生足球总决赛;多名同学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2021春季赛事团队一等奖。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教师先后承担国家及重庆市科研项目106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48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近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