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文科技学院(Chong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Science & Technology)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战略试点研究高校,重庆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育试点单位。
学院创建于2000年,西南师范大学与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联合创办西南师范大学行知育才学院;2006年,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学院随之更名为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为独立学院;2013年4月,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29.6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0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48.24万册,电子图书155万册,中外文献数据库40个;有13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1247人。
历史沿革
西南师范大学行知育才学院
2000年5月,西南师范大学与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联合创办西南师范大学行知育才学院。
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2006年11月13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2009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2013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同时撤销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的建制,举办方为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同时被确定为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战略试点研究高校。 12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成为学校非直管附属医院。
2014年2月,学校成为重庆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教育专委会首批成员单位。
2015年7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通过学校非直管附属医院评估。10月,学校获重庆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2016年,学校获批重庆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培育试点单位。5月,学校入选“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合作计划”首批试点院校。
2017年5月,重庆市卫计委、市教委专家组评估通过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学医院。
2018年5月,学校被重庆市学位委员会纳入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
2019年3月,学校入围2018“青春启航计划”创业教育百所试点高校。 12月,学校被授牌为全国首个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学校获“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8月,学校正式成为成渝两地学前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2023年11月30日,组建成立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建设共同体。
2024年5月11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生命科学馆正式开馆。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13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和农学等9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名师2人,学术及行业领域专家型教授100余人,重庆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最美教师”“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等10人,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55人,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9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155项;出版教材152部;近3年,学校师生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大赛等全国性大赛中获奖达200余人次,在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西南赛区、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赛区等区域性比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项超过1600余人次;学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毕业季》,作为重庆市唯一入围中国第四届校园戏剧节的作品,获“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中的“优秀剧目奖”;学校代表重庆市在第十、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3枚金牌。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160项;出版专著85部;近3年,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679篇,其中高水平期刊论文1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