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药学院(Qilu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鲁医,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人民西路1678号,隶属山东省属国有企业——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鲁商集团),属社会力量办学范畴中的“国资公有高校”,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为山东万杰医学院,始建于1995年,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民办山东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升格为本科高校——山东万杰医学院;2015年更名为齐鲁医药学院。2018年,学校整体搬迁至位于淄博经济开发区的新校区。 2020年,学校获评省属企业文明单位,同年入选山东省公费医学生选拔培养单位。2021年,临床医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同年学校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学校作为山东省三所试点高校之一顺利完成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4年,齐鲁医药学院在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位列第15名。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875亩,总建筑面积59.99万㎡,有周村、博山、新泰校区,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11亿元,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8家。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部),开设32个本科专业;本、专科在校生21529人,有教职工1382人,其中专任教师106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776人,“双师型”教师578人。 2014年9月,临床医学专业获批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建设专业
历史沿革
山东万杰医学院时期
1995年10月,民办山东万杰医学院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并且实施自考助学及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教育。
1999年3月,民办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立,实施全日制专科教育。
2008年4月,在民办山东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了山东万杰医学院,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2008年12月,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组万杰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山东万杰高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接管山东万杰医学院,学校性质由民企办学转变为国企办学
齐鲁医药学院时期
2014年4月,学校获批民办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5年4月,教育部同意山东万杰医学院更名为齐鲁医药学院。
2016年11月21日,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淄博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齐鲁医药学院。同年,获山东省民办高校办学优质特色发展奖励第一层次学校。
2016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获得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颁发的“山东省民办高校办学优质特色发展奖励”;获得“2016中国民办高校50强”荣誉称号;荣获山东省民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奖”。
2018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位于淄博经济开发区的新校区。
2021年,临床医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五年, 同年学校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2023年,学校作为山东省三所试点高校之一,顺利完成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2024年1月,齐鲁医药学院附属宁阳医院揭牌仪式在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举行。创建齐鲁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是医院“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的头等大事。附属医院的成功创建,补齐了医院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短板,也完成了全体职工多年来的一个夙愿,实现了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目的。
2024年4月19日,齐鲁医药学院老教授协会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齐鲁医药学院设有12个二级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32个,涵盖医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五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382人,其中专任教师106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776人,占比72.8%,副高级以上职称的393人,占比36.87%;“双师型”教师578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
学院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2020年,柔性引进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高级人才16人,博士115人;全职引进3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6人,双一流大学4人、全球排名前200高校毕业生4人;聘任欧亚科学院院士杜冠华、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罗鸿博为客座教授;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ZABULONOV YURIY达成建立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省一流课程建设点建设课程4门、 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 省级教学团队2个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6月,学校于2020年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尤里•列昂尼多维奇扎布洛诺夫(ZABULONOV YURIY)院士达成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合作协议,促进学科发展。 学院与福瑞达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二十余家省内外知名医药企事业及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
附属医院
截至2021年3月,齐鲁医药学院有直属附属医院、非隶属附属医院以及教学医院三种不同基地类型,分别为:
1个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和1三级乙等直属附属医院,5个三级乙等和4个二级甲等非隶属附属医院,2个三级甲等和6个三级乙以及6个二级甲等教学医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2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工作站。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科研创新平台、4个科研平台和1个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获得山东省民办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项目14项,淄博市校城融合项目11项,获得多项科学技术奖项。学校承担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210项,其中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项目63项,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项,省级教研教改课题110项。学校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6篇,核心期刊论文130篇;申请专利24项,获授权17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图书馆建筑总面积6.25万平方米,设计书库30个、座位数3530个,实行藏、借、阅一体的开放模式。拥有馆藏纸质图书208.40万册,电子资源总量490.19万册,有中宣部赠建的“百家期刊阅览室”,并装有CNKI、超星移动图书馆等16个电子资源库。
馆内使用妙思自动化管理系统、文献检索平台、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系统,建设较为完善的馆藏书目数据库。采用RFID技术,引进了24小时自助借还书机、预约书柜、OPAC查询机等智能化设备,实现馆藏图书24小时自助借还、预约等服务,图书借阅、查询三维导航定位精确到图书所在架位,读者通过微信账号绑定,随时随地进行馆藏图书查询、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