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区域:广东佛山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职教路3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中国广东省公办高校

Foshan Polytechnic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Foshan Polytechnic),简称“佛职院”(FSPT),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佛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广东省高职教育数字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广东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单位。

2000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佛山煤田职工地质学院与佛山市机电学校、佛山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总占地面积956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拥有60余万册印刷型图书、33万余册电子图书;下设8个二级学院,共开设43个高职招生专业。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共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10584人、专任教师534人、校外兼课教师571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 煤田职工地质学院

1981年10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地质局批准,普查物测队停产后转向办学,成立“南海煤田地质职工干部学校”,开设地质专业,学制3年,面向全国地质勘探系统招生。

1983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学校改办为“南海煤田职工地质学院”,由煤炭部地质局领导,日常工作由广东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管理,开设地质和物探两个专业,学制3年。

1984年,学校更名为“佛山煤田职工地质学院”。

1996年,经广东省高教厅评估和复评验收,学校成为一所合格的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

  • 佛山职工大学

佛山市职工大学是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主管的成人高等学校。 

  • 佛山市机电学校

佛山市机电学校是位于佛山市独立设置的中等专业学校。

  • 佛山市高级技工学校

1963年,广东省技工学校佛山分校成立。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学校停办。

1972年,复办佛山市技工学校。

1979年,佛山市工业学校成立,次年,佛山地区技工学校成立。

1984年,佛山市技工学校更名为佛山市第一技工学校、佛山地区技工学校更名为佛山市第二技工学校。

1992年,佛山市第一技工学校被认定为广东省重点技工学校。

1999年,佛山市第一技工学校、佛山市第二技工学校、佛山市工业学校合并,定名为佛山市技工学校,同时挂佛山市工业学校牌子。

2004年,学校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

2005年,学校晋升高级技工学校,更名为佛山市高级技工学校。

  • 南海区高级技工学校

1976年,南海县共产主义大学成立。

1978年,广东省机械技工学校省机床厂分校成立。

1980年,南海县共产主义大学更名为南海县农业技术学校。

1990年,南海一中与南海劳动局联合开办南海县技工学校,先后开办钳工、机电、水电、环保等五个专业,共十六个教学班。

1991年,南海县农业技术学校更名为南海县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1994年,广东省机械技工学校省机床厂分校、南海市技工学校、南海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三校整合成立南海市技工学校、南海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2002年,学校更名为南海区高级技工学校。

持续发展

2000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佛山煤田职工地质学院与佛山市职工大学、佛山机电学校合并转制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佛山煤田职工地质学院、佛山市职工大学、佛山机电学校的校名。

2005年,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市高级技工学校、南海区高级技工学校三所院校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启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和佛山市高级技工学校逐步转移到新校址办学,南海区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分校区予以保留。

2006年,佛山职工大学(佛山广播电视大学)从学校分出,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 。5月,佛山市高级技工学校与南海区高级技工学校合并,定名为“佛山市高级技工学校”,不再保留南海区高级技工学校的建制,后迁入新校址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集中办学。 

2007年,佛山市高级技工学校从学校分出。

2013年11月,学校获批为广东省第三批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4年,学校开始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进行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项目。

2015年,学校入选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名单。

2016年,学校成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8年,学校获批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12月,入选第二批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省级试点院校。

2020年,学校成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4月,入选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2022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2023年5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职教育数字化标杆学校的立项建设单位;11月,入选“中国-匈牙利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计划” 

2024年10月,学校牵头成立“功夫工坊”联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9月,学校下设8个二级学院,共开设43个高职招生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共有校内教师541名,其中专任教师534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研究生45人、硕士研究生282人、双师素质教师401人,高级职称139人,中级职称253人。共有校外兼课教师571名,其中校外教师72人,行业导师499人。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12个,主持并完成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400余个,拥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3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国家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1个、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4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7个。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60余项,省级奖励870余项,创新创业大赛奖励90余项。学校教师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编的多本教材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名单。学校获批19项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全面实施“校企双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行业企业深度融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与学校开展长期合作的佛山市内外企业近1600家,包括华为公司、美的集团、海尔集团、一汽大众、比亚迪、海天集团、碧桂园、凤铝铝业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链主企业等。提供场地与长安福特公司合作共建“华南培训中心”,常年设立企业冠名订单班40余个,校企共建10个产业学院,形成校企双元“共建、共育、共享、共赢”的协同育人局面。 

  • 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9月,学校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对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的实际需求,以“中文+职业技能”的国际化发展模式,拓展对外开放与交流,是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和“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建设单位。陆续在马来西亚、印尼、匈牙利、德国等国家开设“功夫工坊”,塑造职业教育国际化自主品牌。入选非洲、亚洲等国家职业标准立项建设单位;加入“中国-匈牙利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计划”,成为“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单位,校“光伏设备使用、维修和保养技术员/工程师”项目入选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建设单位。

学校引入德国职业教育理念,成为广东省首批“德国工商会合作学校”,与德国KUKA集团联合建立机器人应用技术与培训中心,与3D systems公司共建3D systems大中华区培训中心。学校融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与佛山市科达制造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智能制造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与宁德时代邦普循环就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9月,学校为国家工业园区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建立36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培育9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9月,近三年学校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20余项,实现授权专利每年超100项。学校教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图书馆拥有60余万册的印刷型图书、33万余册的电子图书,涵盖各种专业书籍和史地文学类书籍,并拥有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等多个数据库资源。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