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广东科技学院

  • 区域:广东广州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雅园社区西湖路99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广东科技学院(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创建于2003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拥有南城和松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于2011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2015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成功入选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学院始建于2003年的东莞南博专修学院;2004年9月,升格为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4月,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南城和松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7个,专科专业13个;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人

历史沿革


  • 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

  • 2003年9月,东莞南博专修学院创建。

  • 2004年9月,东莞南博专修学院升格为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

  • 2009年,学院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 2010年,学院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升本评估。

  • 广东科技学院

  • 2011年4月,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 

  • 2015年,学院通过了广东省学位办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评审。

  • 2017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成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12月,学院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2019年9月,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总校区正式开学 

  • 2021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广东科技学院新增6个本科专业 。5月25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下发《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粤学位函〔2021〕3号),学校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 2023年2月,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CSA)跨境电商综试区示范型产业学院在学校成立。 11月,学校与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2月,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 2024年4月,学校与东莞理工学院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 7月10日上午,数字安全产业人才基地和360数字安全科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成立。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院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7个,专科专业4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90%,先后有27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培育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通过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专业6个、正开展ACBSP国际商科专业认证专业15个、22门课程入围省一流课程。华为ICT学院获评第四批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

  • 教学成果

学校连续获得第八、九、十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广东省第五、六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共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的佳绩。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

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共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4项;与华为、西门子、腾讯云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建有11个产业学院,合作开设84个创新班,被认定省级示范产业学院1个。 

  •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先后与美、英、澳、加、德、日、韩、新、泰等国及港澳台地区4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协同开展本升硕、交换生、双学位、国际班等合作项目,以及赴台湾高校研修、莞台大学生文化交流、莞港学生双向交流、赴美带薪社会实践、中美大学生文化交流、澳门大学寒暑假访学等短期文化交流项目,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平台。近年来,先后有300余名优秀学子考取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贝勒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的硕士研究生。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7月,学校有3个省级科研平台、7个市级科研平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65个校级研究平台

研究成果


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5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1380余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450余项;出版教材及学术著作320余部;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90余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6月,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31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95万册,电子图书115万册,电子期刊1.1万多种,光盘音像资料7万余件。2019年订购纸质期刊600种,纸质报纸100种,基本形成了以学校教学学科专业为主的藏书和综合文献保障体系 


南城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设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英语语言专题书库、计算机专题书库等七个大型书库,期刊、报纸、工具书、电子阅览室、新书阅览室等七个功能各异的阅览室,680座的大型学术报告厅一个,共拥有阅览座位1866个。

松山湖校区过渡图书馆现设置于3号实验楼二、三楼(四、五楼预留),二楼为借书处,三楼为综合阅览室,提供舒适阅览座位356个。电子阅览室配置电脑80台,免费向读者开放。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