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Weifang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是中国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首批试点建设的省教师教育基地、国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潍坊地区网络中心、全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
潍坊学院办学历史始于1951年的青岛教师进修学院,1960年青岛教师进修学院并入昌潍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潍坊高等专科学校与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潍坊学院。 2017年,学校成为山东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4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馆藏图书323万余册;设有26个教学单位、开设74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096人,其中专任教师1550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科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留学生25000余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昌潍师范专科学校
1951年,青岛教师进修学院建立。
1958年,以青岛教师进修学院的师资力量为依托,创办了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同年,昌潍体育学校创建。
1959年,昌潍艺术学校创建、昌潍幼儿师范学校创建、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60年,昌潍艺术学校、昌潍体育学校合并组建昌潍艺体学校。
1961年,昌潍艺体学校、昌潍幼儿师范学校、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昌潍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昌潍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昌潍师范学校。
1971年,昌潍师范学校升格为昌潍师范专科学校。
潍坊高等专科学校
1983年,潍坊职业大学创建。
1985年,潍坊财税中专创建。
1992年,潍坊财税中专并入潍坊职业大学,并更名为潍坊高等专科学校。
潍坊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昌潍行署工作站)创建。
1983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昌潍行署工作站)更名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潍坊分校),与潍坊职业大学合署办公。
1988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潍坊分校)更名为潍坊广播电视大学。
山东渤海进修学院
1994年,渤海大学(进修)创建。
1998年,渤海大学(进修)更名为潍坊科技进修学院。
1999年,潍坊科技进修学院更名为山东渤海进修学院。
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
1904年,潍县县立师范传习所创建;1948年,更名为省立潍坊师范学校;1958年,更名为潍坊师范学校;1983年,更名为潍坊幼儿师范学校;1984年,更名为山东省华侨幼儿师范学校。
1958年,昌乐师范学校创建;1969年,昌乐第一中学更名为五七红校。1976年,昌乐师范学校、五七红校合并组建昌乐五七大学;1977年,改建为昌乐师范学校;1985年,更名为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
1970年,昌潍地区京剧学习班创建;1976年,更名为昌潍地区戏剧训练班;1980年,更名为潍坊艺术学校。
2001年,山东省华侨幼儿师范学校、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
2007年,潍坊艺术学校并入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
合并发展
200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潍坊高等专科学校、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潍坊学院; 潍坊广播电视大学、山东渤海进修学院也参与合并组建潍坊学院。
2003年,创建于1978年的潍坊纺织技工学校并入潍坊学院。
2011年,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整体并入潍坊学院,组建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2013年,学校入选山东省自筹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A类)。
2021年7月15日,潍坊学院潍柴产业学院揭牌。
2022年9月,成为黄河流域高校金石书画研究与创新发展联盟成员。
2023年5月5日,潍坊学院岳镇海渎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在潍坊学院举行。
2024年2月3日,潍坊学院和平学研究院正式揭牌; 6月23日,潍坊学院教育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学校举行。 同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26个教学单位、开设7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济、管理、农、法、历史、教育和艺术10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1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2096人,其中专任教师1550人,高级职称人员730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5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1%,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85人次。有国家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高端智库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专家、海南省“南海名家”、省级教学名师、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56人次,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科研团队20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支持计划专业2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7个,5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省级思政课“金课”2门,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发平台上线课程137门、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17门;有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1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4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出版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入选山东省一流教材3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级教研项目79项;教师获教学竞赛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103项;有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1个。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学生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赛事和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获奖1800余项,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50余项。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学生在国际国内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比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获奖3100余项;在校生获授权专利130项,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保持在20%以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到93.43%;自2000年3月合并升本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毕业生87000余人。
在2017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17)总决赛中,学校代表队打破世界纪录,并获赛事最高计算性能奖。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有市厅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54个。
科研成就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30余项;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泰山文艺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出版专著225部,发表SCI、SSC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PNA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IEEE TKDE等国际顶级期刊;获授权发明专利250余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2月,学校馆藏图书317.85万册、数字资源42.5TB, 长期订阅国内纸质期刊近2000种,电子期刊读物18000余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88个,电子资源存储空间35TB;建有特藏书库、潍坊文化名人馆、潍坊学院校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