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正式备案,于2005年成立的一所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次:大专。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47个专业。
学校概况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0年通过广东省教育厅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是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批准的广州市信息工程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校地处天河区,紧邻广州东部战略发展的中心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基地——科学城,交通便利,环境优雅。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全信息化办学新机制,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高职教育创新,着力打造现代信息的特色和亮点。《中国教育报》连续刊登了学校“全信息化办学机制推动高职教育全面改革”的报道,推介学校在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和全面发展中所取得的优良成绩。
据广东省教育厅和第三方测评机构麦可思公司联合调查数据显示:2012届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时掌握的核心知识水平,我校毕业生两项指标均名列前茅。
学校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立足广州,服务珠三角,面向全省”的办学宗旨,确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最终目标,探索办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努力打造特色。
学校努力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课程体系。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强化毕业生职业技能的培养,2016年总体就业率98.92﹪,2017年总体就业率99.14%,2018年总体就业率99.37%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6.384万余册、纸质期刊165种、报纸20种;数字资源量约2000GB,其中电子图书20万余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47个专业;专业以工科为主,文、经、管、艺 、教、医协调发展。
师资力量
学校重视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按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和业务进修,学校拥有480多名师德高尚、既有较高教学水平、又有较强职业技能的双师型和双师素质专任教师。
院校领导、各系(部)主任及相当部分的专任教师都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长期从事过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具有相当丰富的高校教学和管理经验。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优秀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高职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1名,省教育厅专业教指委专家3名,省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1人。
教学建设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教高【2006】16号文精神,进行教学改革。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操能力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学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工程,一进校就要求学生用综合素质测评条例中的条款约束自己、要求自己,毕业时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把努力打造“具有一定行业知识、掌握最新职业技能、善于独立开发应用、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综合型人才作为最终培养目标。
学院努力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课程体系。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技能考证内容融入教学计划,以此推动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质量工程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广东省“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项目4项,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中央电教馆校企合作共建专业项目1个,省级高职教育精品共享(在线开放)课2门。
教学成果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学校师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技能竞赛一、二等奖70多项。学校获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优胜学校奖,省首届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大赛唯一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合作交流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华为、百度、珠江实业、360、神州数码、西门子、广电运通、中国联通、蓝盾、广州博创、广州宽带、广东唯康、广东泰迪等近百家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深入合作,积极探索“校企融合、专才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