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University of Jinan),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山东省“冲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济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8年的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2000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2001年4月,原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和原山东省物资学校并入济南大学。2007年12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并入济南大学。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设有23个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0个;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办学历史
前身溯源
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48年8月22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成立
1949年3月22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更名为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
1949年10月9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成立;11月6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
1950年3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工业干部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窑业学校;10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工业干部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窑业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窑业学校。
1951年12月9日,华东工业部山东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工业技术学校,华东工业部山东窑业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窑业技术学校。
1952年9月6日,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工业技术学校与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窑业技术学校合并组建山东省博山工业技术学校。
1953年7月9日,山东省博山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重工业部博山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56年6月1日,重工业部博山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58年3月19日,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8月12日,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59年6月,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60年4月22日,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
1962年6月28日,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65年4月26日,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71年8月21日,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山东淄博建筑材料机械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77年7月1日,山东淄博建筑材料机械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78年12月28日,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87年10月,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设立山东建材学院淄博分院。
济南联合大学
1978年9月8日,济南师范专科学校成立。
1983年1月13日,济南职业大学成立。
1989年11月8日,济南师范专科学校和济南职业大学合并组建济南联合大学。
合并发展
2000年10月17日,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
2001年4月26日,山东省教育厅同意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山东省物资学校并入济南大学。
2007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并入济南大学,实行科教一体化。
2012年,学校成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同年,入选第二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济南大学成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同年,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2017年1月,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8月,入选国家“111计划”。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9月,济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12月,济南大学成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2020年3月,入选“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12月,入选山东省“冲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4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山东教育系统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7月,济南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23年3月1日,济南大学东平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约。
2024年10月,济南大学武装部正式挂牌成立。 11月,济南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
2025年3月16日消息,济南大学-河口石油化工智能装备产业创新研究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0个,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
师资队伍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其中教授354人,副教授8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491人。现有全职院士6人,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6人,泰山学者攀登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0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2人、齐鲁文化英才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9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8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9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及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14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5个(其中,高峰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3个、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一流培育建设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14个;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山东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7个,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4门。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11个,师范类二级认证专业5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16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山东省未来技术学院1个、专业特色学院2个、现代产业学院5个,山东省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急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8个师范类专业纳入教育部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范围,入选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试点院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3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112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4项,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6个,1人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山东省一流教材12部,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单位
教学成果
根据2024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9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4115项,其中国家一等奖578项、二等奖1526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培育基地、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概念验证中心,省级数据开放应用实验室、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88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纵向科研课题1138项,省部级纵向项目1940项;获批人文社科类国家级科研项目3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9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2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授权发明专利3172件。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20373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421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等2种学术期刊,《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24年2月,学校图书馆有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 [14]
学术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设有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出版文化研究、学术批评、鲁迅研究、辞赋研究、社会学研究、经济管理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等栏目;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