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学院(Shando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位于中国山东省滨州市,是山东省人民政府直属的普通本科高校、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北镇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北镇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6月北镇师范专科学校改名为淄博师范专科学校; 1970年9月,试办北镇师范专科学校; 1983年更名为滨州师范专科学校;1999—2003年,滨州供销技工学校、滨州教育学院、滨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滨州师范专科学校,滨州广播电视大学、惠民师范学校、博兴师范学校先后并入滨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滨州学院; 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11月教育部同意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 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占地1912亩;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办58个本科专业;有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近1200人,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0300余人。
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
北镇师范学校
1953年8月,惠民专署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师范学校今后设置发展与调整工作的指示》精神,向山东省教育厅请示在北镇创办一所中等师范学校。
1954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利津师范迁至北镇,改名北镇师范。3月27日,印发的迁址改名文件。9月1日,北镇师范学校开学。
北镇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8月25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北镇师范学校校址建立北镇师范专科学校,主管部门是惠民地委。9月15日,北镇师范专科学校开学。北镇自此有了高等学校。
淄博师范专科学校
1960年6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发文批准北镇师范专科学校改名为淄博师范专科学校,随后校址迁往淄博专区机关驻地——张店。
惠民专区教师进修学校
1961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把淄博专区改为惠民专区,驻地由张店迁回北镇。同年11月19日,惠民专署发文通知:“山东省淄博专区教育干校”改为“山东省惠民专区教师进修学校”,校址设在北镇原“山东省惠民专区师范专科学校”校舍内。
1962年8月,淄博师范专科学校撤销、改办中专,迁回北镇,并入惠民专区教师进修学校。
滨州师范专科学校
1964年7月,惠民专区教师进修学校改为北镇师范学校。
1970年9月,试办北镇师范专科学校。
1978年4月,北镇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建立。
1983年2月,北镇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滨州师范专科学校。
1999年1月,滨州供销技工学校并入滨州师范专科学校。同年11月,滨州师范专科学校、滨州教育学院、滨州广播电视大学三校合并。
合并组建
滨州学院
2001年,中共滨州市委决定筹建滨州学院。
2002年,山东省教育厅批文同意在滨州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筹建滨州学院。同年8月,新校建设工程开工。
2003年4月,博兴师范学校、惠民师范学校整体并入滨州师范专科学校。
2004年5月17日,教育部发文《教育部关于同意滨州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滨州学院的通知》,确定滨州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
2012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21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
山东航空学院
2023年11月6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其中拟同意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11月21日,教育部发函同意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 12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出通知: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 12月27日,“山东航空学院”校牌启用。
2024年4月,学校获批山东省2024—2029年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9月10日,山东航空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9月7日,山东航空学院无人机研究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9月,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办58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拥有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近12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450余人、“双师型”教师55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泰山学者、省突出贡献专家、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0余人次,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优秀导学团队等省级教学团队若干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拥有12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有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师范专业认证,拥有44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有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2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9月,学校立项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省级教改项目70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9月,学校与航空航天类企业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149个,与32家企业“订单式”联合培养航空航天人才;与60余所中国国(境)外大学、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办飞行器制造工程、交通运输2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每年选派百余名师生赴中国国(境)外交流学习。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3个直属科研机构,建有12个省部级创新平台、7个省高校创新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9月,学校近五年,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4项,年均到账科研经费近亿元,发表SCI、SSCI、CSSCI、EI、CSCD、中文核心等高水平论文800余篇,出版专著26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获7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重要社会力量奖、国家金桥奖,获批山东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2.1万平方米,设有17个书库,3个专门阅览室,共有阅览座位1925个;拥有文献资源总量达到320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文献197.49万余册,电子图书126.17万余册,纸质报纸期刊3330种,报刊合订本约11.5万余册,收藏线装古籍近5000册。拥有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中国知网博硕士论文、万方博硕士论文、超星数字图书馆、SCI科学引文索引、AIAA美国航空航天学会、SpringerLink外文期刊等7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