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滨州医学院

  • 区域:山东滨州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路522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滨州医学院(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山东省省市共建高校 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办学,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2年烟台校区投入使用,2017年,成为山东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烟台,滨州2个校区,占地1600余亩,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8.9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0余万册、电子图书419余万册;设有17个学院,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35所,开设31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有教职医护员工11350人(含5所直属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生17446人,其中本科生15043人、硕士研究生2175人,留学本科生228人。

办学历史

1946年,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成立。

1956年,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

1970年10月,青岛医学院整体搬迁到北镇办学。


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

1981年9月,独立建制,改称北镇医学院。

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

1985年,创办残疾人医学系。

2001年7月,滨州医学院在山东省烟台市建立新校区。

2002年9月,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投入使用。

2003年6月,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4年招收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口腔临床医学3个专业首届硕士研究生。

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2013年5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7年11月,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1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名单。 由滨州医学院申报的荣昌产业学院拟确定为首批建设的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 

2024年4月,滨州医学院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揭牌。 

2024年10月,滨州医学院-俄罗斯特维尔国立大学心理健康与康复研究中心成立。 

2024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拟在滨州医学院基础上设立山东医药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7个学院,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35所,开设31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现有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3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学校进入软科中国医科实力A大学行列。直属附属医院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3个、重点学科5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医护员工11350人(含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370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人员3574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8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3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4个专业群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3门,山东省一流课程4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承担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产学合作育人项目225项,省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8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1项、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部、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6部、山东省第一批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市共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山东省高校人文研究基地1个,厅局级科研平台4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近5年承担科研课题1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承担省部级课题322项;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2项,其中一等奖6项;发表SCI、CSSCI、中文核心等论文4950余篇,其中在《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细胞》等刊物发表论文14篇。授权专利3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80余项;参与开发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获批上市的原创性ADC抗肿瘤新药—爱地希注射剂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底,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70余万册,电子图书40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2个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