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Zuny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市,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1956年,遵义卫生学校创建。1986年,遵义中医学校创建。2006年2月17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遵义卫生学校、遵义中医学校合并升格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6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12月,学校获批为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290亩,建筑面积59.79万平方米;设有8个教学单位,开设23个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专任教师907人。
创办时间
1956年
主管部门
贵州省
学校官网
https://www.zunyiyizhuan.cn/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遵义卫生学校
1956年,遵义卫生学校创建。
1959年,遵义卫生学校升格遵义医学专科学校。
1959年,黔东南大学(医专的医疗科部分)并入遵义医学专科学校。
1963年,遵义医学专科学校改建遵义卫生学校,文革期间曾停止招生。
1973年,学校恢复招生。
遵义中医学校
1986年,遵义中医学校创建。
合并组建
2006年2月17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遵义卫生学校、遵义中医学校合并升格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6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
2010年,学校通过了教育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获“优秀”等级。
2012年12月,学校获批为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8年,学校获批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学校获得贵州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和贵州省级文明校园称号。4月,学校获批国际学生招收资格。
2023年3月28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康养现代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经贵州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拟向教育部申报以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置普通本科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8个教学单位,开设23个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907人,生师比为15.84:1。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40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6.86%;正高职称96人,副高职称41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6.34%。兼任教师15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6.76%。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有省管专家2人,市管专家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职教名师3名,省级大师工作室2个,黔匠工坊1个。贵州省“十、百、千”层次创新人才11人,全国中医药创新人才骨干1人;省、市级名老中医14人,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11名。聘请了全国政协常委、国际核能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师分会会长巩西启教授,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主任委员尹岭教授等专家为学校荣誉教授。有“贵州省中医师承教育大师工作室”。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6月,学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为国控专业。护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国家财政部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药学专业是中央财政以奖代补重点建设专业,中医专业获批贵州省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临床系获批省级校企共建基地。获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立项8个。获省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20项(含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项目9项(含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有省级骨干专业5个,有省级教改项目39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开放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级专业群3个和标准化教研室50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基础部岳应权副教授主持编写的《人体解剖学》和护理系罗仕蓉教授主编的《基础护理学》,成功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
2018年以来,教师获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获贵州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获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获贵州省职业院校教师组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省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学生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全省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金2银1铜,获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校院(企)合作教学实习基地180余家。学校与省科技厅、市科技局成立了联合资金项目, 与2家国家级三甲医院(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开展护理、影像专业学生建制班联合培养;与上海和孝养老集团开展高端养老护理人才定向培训班;与贵州“一树药业”开展“店长班”定制培养;与上海太平洋保险养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老年护理“订单式”培养;与“贵州百灵”、“广东小奇灵”和“贵州万胜”等药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学校与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临床医学开放实训基地,与遵义市沁春堂国医馆、遵义市经方医堂合作建设中医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截至2022年6月,学校与日本、老挝、泰国相关院校及企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先后派出多名教师赴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坦桑尼亚等国进行研修、访学。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已建成科技服务中心、众创空间、益养苑等创新创业平台。有省级中医健康服务开放实训基地、省级中医临床技能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项目)、省级资质法医司法鉴定所、省级实验用兔养殖基地、贵州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等科教研与社会服务基地9个。有“贵州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遵义市中医药产业研究院”等省市级平台授牌8个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中药生药II级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市级实验室1个,贵州省级科研中心1个,市级科研中心1个,贵州省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团队1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6月,“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产出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1篇、专利和标准132项,科技成果转化间接经济效益约16亿余元。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国际合作二等奖1项、贵州省医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贵州省护理学会科技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
2020年,学校教师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新立项9项,其中省级项目8项、市级1项;结题共42项,其中省级项目32项、市级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共143篇,其中SCI收录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篇、一般期刊119篇; 专利共15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明专利2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0月,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647910册,馆藏现刊419种、报纸27种;征订有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百度文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畅想之星电子书平台。
学术期刊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创刊于2007年12月,是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为内刊。主要刊载刊登医药学教育、医学临床、医学科研、学校教育改革等方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