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职业大学(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由江苏省教育厅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建 ,为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
学校可溯源至1906年创办的晚清新式学堂,先后与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扬州教育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等17所学校和1个研究所合并办学。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总占地近1600亩,校舍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馆藏图书178万册;设有22个教学单位,开办68个专业;有教职工1269人,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各类继续教育在籍学生1.4万余人。
历史沿革
1958年,扬州市机关干部业余大学创建。
1979年,扬州市机关干部业余大学更名为扬州市职工业余大学;同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扬州分校)创建。
1983年,扬州市职工业余大学更名为扬州市职工大学。
1984年,江苏省冶金职工大学(扬州冶金机械厂分校)并入扬州市职工大学;同年,扬州职业大学创建(合署)。
1992年,扬州市物资职工中专并入扬州职业大学。
1995年,扬州工艺美术学校并入扬州职业大学。
1996年,扬州食品研究所并入扬州职业大学。
2000年,扬州工业职业学校并入扬州职业大学。
2002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扬州分校)、扬州职工学校并入扬州职业大学。
2007年2月,扬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教育学院合并,筹建扬州科技学院(本科)。
2012年4月,扬州市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并入扬州市职业大学。
2023年7月19日,命名扬州市职业大学为‘扬州劳模工匠学院’。
2023年10月23日,扬州市职业大学金方圆培训学院、金属板材成型技术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2023年11月,扬州市高职院校首家“托幼数创产业学院”签约揭牌仪式在扬州市职业大学举行。扬州市职业大学与相关公司联合成立托幼数创产业学院,以校企合作的形式,打造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基地。
2024年4月,扬州市职业大学官网发布《关于“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设立扬州职业技术大学”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公示》。文件内容显示,拟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设立“扬州职业技术大学”。
2024年8月8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公示称,按照高校设置有关规定及要求,现将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拟设立市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扬州职业技术大学事项向社会公示。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单位,开设68个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269人,专任教师近100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职工95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17人。有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333工程”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三层次培养对象30人,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优秀教学团队4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2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5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80%以上。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国家级骨干专业9个,省高水平、省重点专业群7个,省级特色、省品牌、省高水平骨干专业15个。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建成扬州市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示范中心1个,省服装设计与贸易产业链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1个、省国土资源勘测与环境保护实训平台1个;国家在线精品课程4门,十四五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0门,省级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21门;主持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出版国家规划教材28部;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
截至2023年2月,学校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四百余项。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主持市级及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75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350多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省哲学社科二等奖1项、三等奖16项;共发表论文22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和中文核心期刊300多篇;国家专利8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05项;组织学术报告200多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