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于1999年底开始筹建,2000年4月创办四平师范学院新制二级学院四平师范学院博达学院,当年秋季首批新生入学,2002年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2004年3月被批准为独立学院。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6余万平方米;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39个本科专业,10个高职专业。
历史沿革
1999年底,学校筹建。
2000年4月,四平师范学院博达学院创办,为四平师范学院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新制二级学院,时由四平市铁东区热轧钢厂投资提供办学条件,租用四平市商业学校部分教室上课;同年秋,开始招生。
2002年,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先借用吉林理工专修学院部分教室上课,后迁新校区上课。
2004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为具有普通高等本科学历教育资格的独立学院。
2009年8月,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2015年,与吉林师范大学签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2016年4月,新校区开工建设。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1个,开办本科专业39个,专科专业10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省级特色优势重点学科1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764人,专任教师544人,其中省级拔尖创新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外籍教师10人,副教授及以上占专任教师总人数37.32%,硕博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69.85%。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等,有外籍教师和吉林师范大学教师任教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个、省级独立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高校“金课”建设课程2门、省级优秀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课程2门、省级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优质课4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2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地的20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与国际院校开展如交换学生、学生活动交流、2+2、3+1、4+2等合作项目,使学生有机会到中国国外学习、交流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日本广岛大学、日本冈山大学、日本京都信息大学、IGL医疗福利专门学校,韩国世翰大学、韩国湖西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韩国江原大学,韩国光州大学、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台湾南华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等建立姊妹校关系;与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韩国仁济大学,韩国韩基大学,法国普瓦捷大学、法国雷恩大学,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日本东京国际朝日学院,泰国博仁大学、泰国格乐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等建立交流关系。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高等教育研究基地2个、校级科研平台1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700余篇。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立项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课题、吉林省成人继续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等课题项目。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10515册,其中学校自有634215册,与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共建70874册;电子图书1002527册,纸质期刊259种,2169册,其中中文纸质期刊218种,外文纸质期刊41种;电子期刊7060种,学位论文777221篇,音视频748个。据2022年10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中国知网、读秀、知网研学、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数据库、文泉学堂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知识库、超星发现、超星期刊、超星云舟等中外文数据库5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