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吉林建筑大学

  • 区域:吉林长春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新城大街5088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5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吉林建筑大学(Jilin Jianzhu University,JLJU),简称“吉林建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是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吉林省城乡基本建设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产业发展决策咨询与技术创新服务基地,“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成员单位,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是1956年国家城市建设部创建的长春城市建设工程学校;196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0.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7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32.50万册,电子图书67.9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3亿元;设有20个学院(部),开设51个本科专业;拥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80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7579人,其中,本科生15510人,硕士研究生1987人。

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1956年国家城市建设部创建的长春城市建设工程学校。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196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正式成立“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1962年,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停办并改回中等专业学校。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复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恢复本科建制。

1989年,吉林建筑职工大学并入(合署)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2000年,吉林省建筑工程学校、吉林省物资学校并入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2002年,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评估。

2003年,学校成功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学校通过了建设部组织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评估

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等次。

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

  • 吉林建筑大学

2013年,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正式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

2015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16年8月1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同建设吉林建筑大学协议。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月,被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为“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10日,吉林建筑大学书法学院成立,是东北第一个、全国建筑院校首家“书法学院”。同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2020年3月,入选“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2021年12月,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2023年1月,被评为“吉林省本科高校耕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同年4月,获批吉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20个学院(部),开设51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土木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A类”学科;建筑学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B类”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智慧城市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8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45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60余人。学校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长白山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吉林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品牌专业带头人、吉林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建筑大师、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B/C/D”类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160余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7个专业先行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5个土建类专业通过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认证)。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评选中,学校1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4个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项目,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立项建设点,2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3个“首批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优质课程27门,省级重点教材7部。

-合作交流-

学校为加快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及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通过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美国杨斯顿州立大学在建筑学、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合作举办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爱荷华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等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通过教师交流、学生互换、人才引进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及博士联合培养。近年来,派出百余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或者攻读学位。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松辽流域水环境”“寒地建筑综合节能”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4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3月,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2022年,学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上零的突破。学校获各级政府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3月,吉林建筑大学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2.50万册,电子图书67.97万册。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