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区域:吉林长春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凯旋路3050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5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本科职业师范院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A类)、吉林省职教师资保障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B类)。

学校前身为1959年筹建的吉林省劳动厅技工学校;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吉林技工师范学院,隶属原国家劳动总局;1983年,划归吉林省管理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2000年8月,吉林省经济贸易学校并入学校;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8月,吉林省国际商务学校并入学校。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实行凯旋、长德两个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逾3.1亿元,中外文藏书112万册;设有12个教学单位,6个学部,4个研究单位,开设本科专业55个;拥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996人,专任教师793人;在校学生15118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为1959年筹建的吉林省劳动厅技工学校。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吉林技工师范学院,隶属原国家劳动总局。

1983年,划归吉林省管理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

2000年,原吉林省经济贸易学校(1964年创建)并入学校。

2000年,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工程系合并成立信息工程学院。

2001年,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服装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在学校挂牌。

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吉林职业师范学院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2004年,工商管理系更名为工商管理学院。

2006年,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并设在该校。

2006年,服装类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站在学校挂牌。

2009年7月,在外国语言文学系基础上成立外语学院。

2009年6月,成立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2013年5月28日,学校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合作办学签字仪式,共同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城市学院校区”揭牌。

2015年7月,学校成立传媒与数理学院。

2015年8月,吉林省政府批复同意吉林省国际商务学校整体并入该校。

2016年3月,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德语、物流管理、表演4个本科专业获教育部审批通过。

2017年6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新校区工程正式奠基开工。新校区位于德惠市米沙子镇,总投资13.7亿元。占地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满足18000名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

2018年11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德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机械、电气、食品、汽车四个学院入驻新校区。

2019年6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整体从泰来校区迁入凯旋主校区,泰来校区结束教学历史。

2020年3月,学校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B类)。

2021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2022年12月23日,包括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内的“吉林省高校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协作体”成立。

2023年5月17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举行。

2024年6月4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加工与营养安全现代产业学院成立大会暨签约揭牌仪式在该校长德校区成功举办。11月21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12个教学单位,6个学部,4个研究单位,开设本科专业55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建有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996人,专任教师793人,其中高级职称386人,博士24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吉林省突贡、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拔尖创新人才、高级专家、教学名师、技术能手等50余人,聘请知名专家学者386人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131人担任行业导师;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特色高水平专业12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金、精品、优秀、示范)课程95门(次)。建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全国工商联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基地等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平台(项目)32个。

-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探索“校-企-校”协同育人,构建学校导师、企业导师、职业院校导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多导师制”培养模式,培养职教教师和应用型人才。学校与340多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 国际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泰国等多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师生互派、职员互访、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交流项目。推进与境外高校间的校际交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并选派部分师生赴国外留学、进修、短期交换学习,引进德国籍、美籍、新西兰籍、韩国籍优秀教师来校授课。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9个,其中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数字出版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吉林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吉林省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各1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6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各3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180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47项,累计科研经费投入3.4亿元。发表学术论文2532篇,其中被SCI、EI、CSSCI等收录1045篇;出版专著、译著170部;授权专利881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41件。获省部级奖励8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17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5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底,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包括各学院资料室)达197.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1.9万册,电子图书85.9万册,电子期刊5.6万种。馆藏以理工、教育为主,兼顾文、管、经、法、艺术等学科。购入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平台、读秀学术搜索、超星发现、e读、经纶知识搜索平台、新学术期刊整合服务平台、超星名师讲坛、学科服务平台、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森图创业就业知识库等15个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同时拥有超星数字图书馆、歌德电子书等电子图书资源库;自建“随书光盘数据库”和“馆藏书目数据库”等2个数据库。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