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区域:广东广州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道学府社区学府路1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0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GuangzhouCityUniversityofTechnology)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本科高校,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前身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05年4月11日经教育部批准筹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2006年4月12日批准设立,2011年4月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16.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2.16万平方米,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76亿元,纸质图书205.93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设有16个二级学院,设置46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历史沿革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

200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筹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

2006年4月,教育部同意试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9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2011年4月,教育部同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2012年5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 

2017年,学校获批成为广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

2018年9月,学校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

2019年,学校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评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

2020年,学校珠宝学院获批广东省产业学院立项建设。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2021年2月,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3月,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正式揭牌。4月,学校获广东省商务厅授牌“广东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12月,学校通过广州市创业定点培训机构认定(SYB)。 

2022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省博士工作站。 

2023年6月,学校加入“新工科科创教育联盟”。 

2024年6月6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名单的通知》,同意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5个 。12月18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华为ICT学院揭牌 

2025年1月,拟入选新一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名单。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有设有16个学院,46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1326人,其中专任教师995人,外聘教师283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教师为794人,占79.8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为277人,占27.84%;“双师型”教师242人,占24.32%;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广东省民办高校优秀教师4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9个。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省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7个;建有14个实验中心,包括5个基础实验中心和9个专业实验中心,271个实验室,555个就业与实习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 截至2023年,学校通过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IEET)的专业3个,通过国际商科认证(IACBE)的专业11个(含专业方向)。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2018年-2022年,学校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共获得国际性赛事奖项105项、国家级424项、省级941项,其中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低碳节能护栏喷涂小车》国家级大创项目受邀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展示并获“我最喜爱的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省级重点学科2个。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其中广东省特色重点建设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培育建设学科1个。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市厅级科研平台4个。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建有省级立项科研平台3个,其中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中心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五年来(2019年、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获批各类科研项目382项,其中纵向项目50项,实到科研项目经费合计6406万元。发表论文1482篇,其中统计源以上论文713篇;申请专利706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22件、PCT国际专利24件;授权专利636件,其中发明专利120件。 

2022年,学校共申报纵向科研项目23类,申报数量136项,获批立项纵向项目共计24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项目3项、2022年广东高校重点领域专项项目3项,广东省教育厅2022年度普通高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与认定类科研项目12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1项。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五年来,获批各类科研项目477项,其中纵向项目79项,实到科研项目经费合计4061万元,发表论文1484篇,其中统计源以上论文639篇,申请专利1108件,其中PCT国际专利24件,发明专利390件,授权专利826件,其中发明专利86件。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图书馆1个,总面积达到13334.31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210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03.84万册,电子期刊38.84万册,学位论文517.52万册,音视频60941小时。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先后与英国、加拿大、法国等教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元化合作,获得IACBE国际商科认证与IEET工科认证,是中国第一所获IACBE认证的大学、IACBE亚洲区副主席单位。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