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水利电力学院(Hebei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HBWE),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是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举办,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北省第二批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试点单位。
学校于1952年在天津建校,校名为“河北水利土木学校”,1992年更名为“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再次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截至2024年9月,学院有本部、高新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6.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570.69万元,纸质图书107.59万册。设有12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37个;全日制在校生10609人,其中本科生10588人;教职工807人,自有专任教师503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2年,学校在天津建校,初名为“河北水利土木学校”。
1955年,更名为“河北天津水利学校”。
1958年,迁至保定市,升格为高等学校,更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1959年,更名为“河北保定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96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北水利学院”。
1962年,因国家政策调整恢复为专科。
1963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学校”。
1965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工读专科学校”
1966年,迁至石家庄平山县岗南镇。
1970年,迁至沧州市,更名为“河北水利专科学校”。
1992年,更名为“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201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
2016年3月22日,教育部正式同意设立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2018年9月底,省教育厅和沧州市人民政府就共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事项达成相关意见并签署协议书,该校正式成为省教育厅和沧州市人民政府厅市共建本科院校。
2020年12月30日获批为河北省第二批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试点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2024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2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37个,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4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止2024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工807人,自有专任教师503人,自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2.41%,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4.04%,“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46.32%,获得省最美教师、省师德标兵、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9个,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4个。
-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
截止2024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 。
质量工程
截止2024年3月,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获批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近三年,承担省、厅级教改项目37项。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止2024年3月,建有河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个,沧州市技术创新中心7个。
-研究成果-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科研项目3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主持、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咨询400余项,获国家专利100余项。
项目列举
2015年,获得河北省水利科研与推广计划(省水利厅)立项项目2项,分别为“水利工程中超大粒径土石混合料填筑体稳定性研究”与“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测定方法研究”;获得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2项,分别为“基于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河北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与“沧州外资利用的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获得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2项,分别为“毕业综合实践分类指导全程动态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和“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研究”。
2016年,获得2016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省教育厅)立项项目18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现有纸质文献103.91万册,拥有电子图书14.57万册。
学术期刊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原《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主办,季刊,科技类学术期刊,于1990年创刊。该刊是全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河北省优秀期刊、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源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