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师范学院(Ningde Normal University)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B类)、 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 学院的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福安师范专科学校, 1978年复办时更名为宁德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3月更名为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18日,该校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宁德师范学院。2018年,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215.38亩,设东侨、蕉城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约35.6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14.93万册、电子图书275.93万余册、电子期刊5.17万余种;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设4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919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1009人
历史沿革
福安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秋,福安师范专科学校创建,招收中文、数学新生各1班,学制为1年。
1959年,福安师范专科学校在高校统招中录取中文、数学各1班,学制2年。
1960年,福安师范专科学校招收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俄语各1班,学制为2年。
1975年,福安师范专科学校附设大专班,学制3年。
1977年,福安师范专科学校附设大专班6个专业,学制均为2年。
宁德师范专科学校
1978年12月,正式成立宁德师范专科学校,学制2年。
1993年,宁德师范专科学校升格更名为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宁德师范学院
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宁德师范学院。
2014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年经上级批准,福建省闽东卫生学校并入宁德师范学院成立医学院。
2022年起,宁德师范学院成为首批试点招台湾学生的高校。
2024年9月19日,宁德师范学院国防教育展厅正式揭牌。
2024年11月22日,宁德师范学院与宁德市交投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共建的宁德师范学院数智宁德研究院成立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919人,具有正高职称69人,副高职称215人,博士228人,硕士35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3人,国家级人才称号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6人、省“雏鹰计划”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5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ABC类)21人、宁德市教育人才14人、宁德市“天湖人才”143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设4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5门,应用型专业群3个、服务地方产业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9个,省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省“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1项,省级课程育人高校思想工作精品项目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项,省级教改项目64项(其中重大教改项目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本科优秀特色教材一部。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应用型学科4个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建设有“海西海洋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及生物制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1个,校内科研机构14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90余项,其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30余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20件,获服务地方横向项目350余项。实施“师范教育亮色工程”专项、“重大项目培育计划”专项,共计立项200余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670余篇,其中SCI收录3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4部,转化科研成果(含技术咨询)370余项,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智库成员单位,获省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社科规划奖等11项。
学术资源
期刊学报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历次各级各类科技期刊“三优”评比中、因编辑多次获奖;其中1999年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报奖;同时获国家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获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前身为《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主要数据库来源刊。1999年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2013年,栏目“东南族群研究”被福建省期刊协会评为福建省“期刊优秀栏目”。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宁德师范学院图书馆拥有图书114.93万册,电子期刊5.2万(种)、学位论文1098.6万册,音视频7.90万小时,生均图书100.02册。以CNKI数据库(主要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报刊、学位论文等馆藏的重要补充和基础数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