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师范学院(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天水师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首批省级文明校园,入选首批“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
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59年的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天水师范学院。2013年开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被确定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和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
截至2024年7月,学校馆藏图书27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值2.89亿元,固定资产12.03亿元。设有18个二级学院,开设65个本科专业;有2个省一流特色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有教职工1455人,全日制在校生17124人。
2024年11月,天水师范学院更名天水师范大学,公示期为2024年11月12日至11月18日 。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天水师范专科学校(1959—1963)
1959年4月28日,天水师范专科学校创建,校址在天水市玉泉观内。9月1日,首批28名学生开学上课。9月9日,天水师范专科学校印章启用。
天水教师进修学院(1963—1966)
1963年9月,改建为天水教师进修学院,停止大专班招生,“负责轮训、培养天水等专区的在职初中教师、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专、县(市)文教科(局)主管教育工作的行政干部。”校址由玉泉观迁至秦城区长开路45号。
天水工读师范专科学校(1966—1969)
1966年6月,更名为天水工读师范专科学校。文革开始后停止招生。
天水专区“五·七”红专学校(1969—1971)
1969年3月30日,撤消天水工读师范专科学校、天水师范学校和天水地区卫生学校,三校合并改组,成立天水“五·七”红专学校。
天水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71—1979)
1971年11月,撤销天水专区“五·七”红专学校,分别成立天水地区师范专科学校和天水地区卫生学校。1977年,恢复大专招生。1978年3月,高师班入学。
天水师范专科学校(1979—1992)
1979年1月14日,国务院电告甘肃省委,正式批准成立天水师范专科学校。1979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成立天水师范专科学校的通知》。1982年2月,启动新校区建设工作。1984年3月,确定在吕二公社莲亭大队区域新建校舍(今校址)。
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2—2000)
1992年9月30日,校名调整为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4年8月,完成校区搬迁工作。1995年5月,经省政府同意,天水市工业学校并入。
-蓬勃发展-
天水师范学院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水师范学院,开始本科教育。
2011年10月,被教育部列为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
2013年,开始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2018年5月,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2年12月,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3年1月,天水师范学院更名大学列入甘肃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
2023年8月,天水师范学院卫生健康学院挂牌成立。
2023年11月,天水市政府委托天水师范学院管理天水市卫生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7月,学校下设1个书院、18个二级学院,64个教学系。开设63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中国史、生态学2个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数学等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14个二级学科,有1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1455人(其中专任教师952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3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05人。师资队伍中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1人;有甘肃省领军人才、优秀专家、飞天学者、师德标兵、园丁奖获得者、教学名师、四个一批人才、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00余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5门、精品课程2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7月,学校与120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对口帮扶和合作关系;与英、美、法、德等国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自200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了来自21个国家的留学生100余名。依托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累计为区域培养农村新型技能人才3000余人。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厅级科研平台12个,院士工作站1个,大学科技园1个。与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东旭集团、天瑞重工等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甘肃省高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电显示材料研究院”等10余个平台,联合攻关技术瓶颈服务产业发展;建成“高加索地区研究中心”、“中白生态环境研究所”2个国际合作平台。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研奖励5项。近五年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共50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84项,其中国家级43项,省(部)级149项;出版学术专著123部,授权专利171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100余篇,其中SCI、CSSCI源刊物等400余篇。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2月,天水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总量为279.5727万册,其中纸质文173.2727万册、电子图书106.3万册,中外文期刊1345种,订购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有17个。其中大型经典丛书63455册,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等学科,有《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中国西北文献丛书》《陇右文库·方志库(一)》等重要纸质文献资料;有《中国知网》《springer》《方正阿帕比 (Apabi) 电子图书》《超星电子图书》《中文在线电子图书》《中国金石总录》《多媒体资源服务平台》等数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