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Lanzhou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简称“兰州资环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甘肃省、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共建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甘肃省“双一流”大学项目建设院校、甘肃省优质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甘肃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单位。
学校创建于2004年9月,前身是兰州气象学校(始建于1951年)和甘肃工业职工大学(始建于1984年)。2004年9月10日,两校合并改建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7年被甘肃省政府、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为省部共建院校。2021年3月,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始建于1951年)并入。2021年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和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2307亩,建筑面积43.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254万元,图书馆藏书143万册。设有15个二级学院,设置14个专业群。有教职工1116人,全日制在校生21453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1年2月,从部队抽调部分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基层干部,组建西北军区司令部气象处气象干部训练大队七、八、九中队。
1953年10月,西北军区司令部气象处气象干部训练大队更名为西北气象处训练队,由军队建制转为地方建制。
1956年9月,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甘肃省气象学校,隶属甘肃省气象局管理。
1964年6月,经中共甘肃省委批准,建立兰州气象学校,隶属甘肃省气象局管理。
1979年,兰州气象学校迁至窦家山。
1997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普通中专学校。
2001年,由国家气象局划归甘肃省教育厅管理。
甘肃工业职工大学
1984年12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甘肃煤炭职工大学成立,隶属甘肃省煤炭工业总公司管理。同时将甘肃省煤炭干部学校、甘肃省职工财经学院煤炭分部划归学校管理。
1985年,甘肃煤炭干部学校并入甘肃工业职业大学。
1996年3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甘肃煤炭职工大学更名为甘肃工业职工大学。
2000年8月,甘肃省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并入甘肃工业职工大学。
2001年,由甘肃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划归甘肃省教育厅管理。
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
1951年,西北水利部在宁夏银川市举办第一期水利干部训练班。
1956年6月,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甘肃省武威市黄羊镇成立甘肃省水利学校。
1973年,经甘肃省革委会批准,学校迁至兰州东岗,并更名为甘肃省水利电力学校。
1979年,经水利部批复,更名为甘肃省水利学校。
1997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
2009年4月,由甘肃省水利厅划归甘肃省教育厅管理。
-蓬勃发展-
2004年9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甘肃工业职工大学、兰州气象学校合并组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5月,经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学院由县级建制升格为副厅级建制;同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2012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1所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同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6年,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双一流”大学项目建设院校。
2017年2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院校;同年6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12月,甘肃应急管理学院在学校挂牌成立。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同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2020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示范校。
2021年3月,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并入;同年,获批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2001年,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成立。
2004年2月,被教育部确认为本科层次独立学院。
2015年6月,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整合升格
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整合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设置甘肃省属公办本科层次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2021年12月,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
2024年6月12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中心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9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设置14个专业群。
-学科建设-
序号 | 专业名称 |
---|---|
1 | 视觉传达设计 |
2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3 | 安全工程技术 |
4 | 智慧气象技术 |
5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6 | 资源勘查工程技术 |
7 |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 |
8 |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 [19] |
院系 | 专业名称 |
---|---|
安全工程学院 | 煤矿类(煤矿智能开采技术、通风技术与安全管理)、金属与非金属矿开采技术、矿井建设、安全技术与管理、矿井通风与安全、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救援技术 |
地质与珠宝学院 | 地质类(矿山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方向)、水文与工程地质)煤田地质与勘查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加工、营销)、首饰设计与工艺 |
气象学院 | 智慧气象技术、大气科学技术、大气探测技术、大气探测技术(气象装备维护)、应用气象技术、应用气象技术(防灾减灾)、防雷技术 |
机电工程学院 | 矿山机电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 |
水利与电力工程学院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自动化设备制造)、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监理、水利工程(农业水利技术)、水利工程(防汛抗旱)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
冶金工程学院 | 储能材料技术、金属精密成型技术、金属材料检测技术、金属智能加工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 |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 工程测量技术、矿山测量、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导航与位置服务、无人机应用技术 |
环境与化工学院 | 应用化工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技术、煤化工生产技术、矿物加工技术、选煤技术、工业分析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 |
民族工艺学院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工艺美术品设计、家具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财经商贸学院 | 会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商务数据分析及应用 |
士官学院 | 大气探测技术、应用气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中泰学院 | 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分析检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116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99人、副高级职称329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专任教师比例为76.4%。荣获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1人、杰出教师奖1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陇原青年英才2人,4名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10名教师获省级园丁奖,2名教师获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称号,7名教师获省级青年教师成才奖,2名教师获甘肃省青年地质科技奖。建有省级教学团队18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8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与政府、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0个,建有校内实训室191个,含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8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有7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骨干专业、10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和省级、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各2个。
-合作交流-
至2024年9月,学校建有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甘肃应急管理学院、甘肃省工匠学院、兴陇兰州牛肉拉面国际商学院、陇原工匠培训基地、煤基产业学院等社会服务平台30多个。
分别在塔吉克斯坦成立塔中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新西兰成立“培黎工坊”、巴基斯坦成立“中文+职业技能中心”、西班牙成立“中文+兰州牛肉拉面技艺培训中心”,获教育部批准建设塔吉克斯坦“中文工坊”,共招收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73人。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9月,学校牵头建有第二个国家级行业共同体-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4个行业共同体、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字经济产教联合体,以及4个职教集团、7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先后立项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346项,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2800余篇,授权各类知识产权476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4项、发明专利奖1项,市厅级以上各类科技奖励20项。
-学术资源-
根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图书馆馆藏书143万册,中文期刊530种,数字资源30T。拥有中国知网、超星电子图书、超星读秀文献检索服务平台、万方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建有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甘肃应急管理学院、甘肃省工匠学院、兴陇兰州牛肉拉面国际商学院、陇原工匠培训基地、煤基产业学院等社会服务平台30多个。
分别在塔吉克斯坦成立塔中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新西兰成立“培黎工坊”、巴基斯坦成立“中文+职业技能中心”、西班牙成立“中文+兰州牛肉拉面技艺培训中心”,获教育部批准建设塔吉克斯坦“中文工坊”,共招收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7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