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浙江树人学院

  • 区域:全国
  • 学校电话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树人街8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1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浙江树人学院(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别名:浙江树人大学),学校位于浙江杭州市,学校由浙江省教育厅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民办本科院校,是浙江省首批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学校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浙江树人学院创办于1984年,2000年浙江省政府批准学校与原浙江省电子工业学校、浙江省轻工业学校、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联合组建成立新的浙江树人大学;2001年6月,浙江勘察工程学校并入;2003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2018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2年,学校列入浙江首批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2023年3月,浙江树人学院数字贸易产业学院成立。2023年6月,浙江树人学院中医人工智能研究所成立仪式暨首届数字中医研讨会举行。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杭州拱宸桥与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占地123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教研设备资产总值约3.8亿元,图书馆总藏书量210万余册,电子图书约100万余种;设有树兰国际医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开设52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省重点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省“十三五”优势、新兴特色专业4个。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博士418人,高级职称教师338人,在校生1.8万余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创校初期

1984年,浙江树人大学获浙江省政府批准成立,成为首批成立的四所民办高校之一;1985年,首届102名学生入学;1993年,通过国家教委高校设置委员会评估,成为首批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民办高校。1994年3月24日,国家教委批复同意建立民办的浙江树人学院。


-蓬勃发展-

合并发展

2000年,浙江省政府批准学校与原浙江省电子工业学校、浙江省轻工业学校、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联合组建成立新的浙江树人大学;2001年,原浙江勘察工程学校并入。


跨越发展

2003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新飞跃;2007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2014年,浙江省政府批准浙江树人大学在绍兴柯桥建立杨汛桥校区。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2年2月,列入浙江首批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12月10日,担任浙江省新医科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2023年3月,浙江树人学院数字贸易产业学院成立。 6月,浙江树人学院中医人工智能研究所成立仪式暨首届数字中医研讨会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教育中心、研究院,开设52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科涵盖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基础扎实、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有5个省一流学科、4个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平台。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博士418人,高级职称教师338人。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0余人;引进与培养了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共70余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开设3000多门课程,其中,国家级一流建设课程2门,省级一流建设课程106门。 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多项。近三年获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2项,是“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合作交流-

学校创办初期,学校充分利用创办人及社会资源,较早地与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院校、社会团体和友人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其中,香港查济民先生捐款100万美元用于建造查济民大楼,是树人大学第一座教学大楼;王宽诚先生捐款设立树人大学“王宽诚基金”;澳门友人贺田捐资创建“贺田图书馆”;台湾友人王强华捐款筹建“强华楼”;日本静冈县日中友好协议会赠送电脑、校车等。

学校以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浙江树人大学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截至2024年5月,学校已与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泰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70多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相间积极开展校际互访、讲学、讲座、教师培训、学生互派、学分互认、课程合作、双学位联和教育、科研合作、文化交流等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学校重视卓越人才培养,鼓励有志继续学习深造的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学习。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四大研究院,7个省级部学科平台。

-研究成果-


2021年全校教职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60篇,其中被SCI和SSCI收录98篇、EI收录20篇、ISTP、ISSHP收录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权威和一级论文41篇,光明日报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理论性文章11篇,浙大核心论文14篇(北大核心16篇,美院核心1篇);出版专著1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19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78项;省级领导批示成果14项;以第一单位厅级成果奖6项。

学报保质保量完成2021年的出版任务:人文社科类用稿81篇(6期),共80万字;自科类用篇42篇(第1至第3期),共19万字。学报质量稳步提升,影响因子达0.486,除核心刊物外,名列全省前列。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4242.46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3224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13.82万册,生均纸质图书121.02册,拥有电子期刊145.93万册,学位论文1234.24万册,音视频88790.0小时。 

  • 学术期刊

《浙江树人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曾用名《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1年5月创刊(双月刊),每逢单月28日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33-1430/Z。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