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高级技术学校),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一所由杭州钢铁集团公司举办,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属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入选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9年,时为浙江省矿冶技工学校;1985年,更名为浙江矿冶地质技工学校;1990年,更名为浙江冶金工业技工学校;1997年,浙江工业技工学校创建;1999年,更名为浙江工业高级技工学校;2002年,浙江工业高级技术学校、浙江冶金工业技工学校合并升格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梅山、镜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12亩;设有8个二级学院(部),开设48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928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浙江冶金工业技工学校
1979年,浙江省矿冶技工学校创建。
1985年,浙江省矿冶技工学校更名为浙江矿冶地质技工学校。
1990年,浙江矿冶地质技工学校更名为浙江冶金工业技工学校。
浙江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1997年,浙江工业技工学校创建。
1999年,浙江工业技工学校更名为浙江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蓬勃发展-
2002年,浙江工业高级技术学校、浙江冶金工业技工学校合并升格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学校成为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2年,学校通过验收,成为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部),开设48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928人,其中正高56人,副高165人,博士、博士后(含在读)7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国家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人2人次,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师德楷模1人、省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能手1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第三层次8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带头人1人,省重点实验室带头人1人,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领头人1人,省级劳动模范2人,省杰出工匠1人、新时代浙江工匠4人、浙江青年工匠5人,省能工巧匠1人、名师高徒2人、省级技能大师1人,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首席技师3人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浙江省A类高水平专业群2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省级优势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拥有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与中国绍兴黄酒集团合作共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主持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有全国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与绍兴市人社局共建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与绍兴市经信局共建绍兴市工业设计基地,其中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是全国首个政府和学校共建的国家级实训基地,与美国菲迪大学、腾讯云、慧科集团共建腾讯云国际互联网学院;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绍兴市总工会联合建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长三角学院;与绍兴市退役军人局共建绍兴市退役军人学院与绍兴市退役军人创业园;与绍兴市市场监管局合作建立绍兴市知识产权学院;与绍兴市委网信办、绍兴市公安局共建绍兴市网络安全学院等。与杭钢职教集团合作建设教育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中的产教融合智慧云平台项目。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近三年,学校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企业研究院分中心2个。
-研究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成人教育研究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联合发布《2015浙江省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列浙江省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第三位。
截至2024年4月,近三年,学校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7项,制定技术标准31项,其中国家级3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授权发明专利148项,专利转化103项。
-学术资源-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近130万册、电子图书130万册、报刊近700份、数字资源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