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学院(Pu`er University)坐落在滇西南重镇普洱,是云南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举办,实行省市共管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由中央民族大学与云南民族大学对口支援建设。
普洱学院的前身是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977年开始筹建,1978年10月正式招生。1998年4月,云南省电大思茅分校成建制并入,同年9月,学校的管理体制调整为“省地共建共管,以省为主”。2012年3月29日经教育部同意在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普洱学院。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占地面积2054亩,建筑面积26.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7.1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0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4.1万册;数字资源145万册,其中电子图书27万册;建有校外实验实训基地197个,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105个;有14个二级学院,共开设42个本科专业;有在岗教师724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3267人。
创办时间
1978年
主管部门
云南省
学校官网
http://www.peuni.cn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77年5月,思茅师范专科学校开始筹建。
1978年10月,学校正式招生,与思茅师范在同一校园办学。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全日制公办省属专科学校。
1987年2月,迁入思茅市翠云区宁洱大道242号校址独立办学,其后更名为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8年4月,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思茅分校成建制并入。9月,学校管理体制调整为“省地共建共管,以省管为主”。
1999年,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被确定为云南省首批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试点学校。
2000年,通过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资质评价,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为首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合格学校。
2012年,学校迁至普洱市思茅区学院路1号。3月29日,经教育部批准,在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普洱学院。
2014年8月,普洱学院获批作为云南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高校。9月,普洱学院被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单位。
2015年,普洱学院被云南省列为国门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2021年5月,普洱学院医学院、普洱学院咖啡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2023年5月,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和普洱学院联合建设的中华传统医药现代化研究院在普洱学院正式揭牌;5月30日,普洱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9月4日,普洱学院举行茶叶咖啡学院揭牌仪式。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14个二级学院,共开设4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在岗教师72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7人,博士教师34人,聘请刘仲华院士为学院名誉院长,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以及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各类人才称号教师30余人;认证“双师双能型”教师190名。
-教学建设-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1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建设专业,24个专业在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获评C等次,5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新兴专业;建有校外实验实训基地197个,建成绝版木刻精品馆、普洱生物多样性科学教育馆、“一带一路”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普通话测试中心等校内实验实训室105个,其中省级实验实训平台4个。
-合作交流-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坚持面向澜湄流域开放办学,与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有留学生176人,累计招收留学生800余人,其中老挝留学生人数居全国前列,近三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学生国际化排名”位居全国第50位、全省第2位;建立东盟学院,开办老挝语等3个非通用语种专业;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老挝国立大学等高校合作,采用联合模式培养英泰、英老复语型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近千人。2022年底,学校联合东软集团、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共建中国第一个“一带一路”国际数字产业学院。主办首届澜湄教育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两届泰北地区汉语演讲比赛。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地厅级科研平台10个,建成2个院士工作站和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绝版木刻研究院等一批内设研究机构;获批省级创新团队2个,地厅级科研团队21个。
-研究成果-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计48项;发表科研论文1300余篇,其中被SCI、CSSCI、SSCI、EI收录69篇,出版科研专著120余部,专利授权75件,获省部级奖励50余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图书馆建筑面积19288.25平方米,阅览室座位1530个,纸质图书117.51万余册(件),数字资源206.79万余册(篇),可用数据库18个。拥有电子图书67万余册,电子期刊46万册,学位论文92万册,音视频4970小时。图书馆历年订购期刊800余种,报纸28种。
学术期刊
《普洱学院学报》原为《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1月更名为《普洱学院学报》,设有特色栏目“佤族文化研究”、“拉祜族文化研究”,哲社版主要设置栏目有“佤族文化研究”、“拉祜族文化研究”、“政治·经济研究”、“历史·文化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自然科学版主要设置栏目有“生物学·化学研究”、“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研究”、“环境科学研究”、“体育科学研究”、“基础教育研究”等栏目。
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超星期刊域出版系统》全文收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