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区域:四川德阳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南昌路四段46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4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飞院”,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民航局直属的部省共建本科高校 是联合国重点推广的“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课程(MPL)”试点单位 ,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是亚洲第一个入选国际民航组织“未来航空人才计划”的高校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前身是于1956年5月创建的中国民航局航空学校,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任命首任校长和政委。学校先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中国民航高级航校”“中国民航飞行专科学校”。1987年,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并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0年9月被列入“四川省高水平大学”名单。2023年4月。学校被推选为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大会联盟理事长单位 。2024年2月,成都天府校区投用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19000余亩,设有广汉校区、成都天府校区,建有5个飞行训练分院、5个训练基地,管理运行5个通用和运输机场。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42个本专科专业、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6门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学院有专任教师1573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8万余人。拥有20种型号383架初、中、高级教练机、40台飞行模拟机和练习器,500多台各型航空发动机

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时期

1956年5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定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9月21日,空军司令部向空直机关发出通知,民航航空学校已正式成立。9月22日,国防部次(56)乙组字第64号文件批复空军司令部,同意在成都地区组建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 

1963年10月25日,空军、民航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学校改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71年5月14日,空军司令部通知,民航高级航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1972年2月28日,根据民航总局批示并参照空军轰炸机航校编制,学校司令部就十四航校编制上报民航总局。按照新编制,学校继续保留四个训练团。1973年4月2日,成指司令部遵照空军司令部,将三团代号改为空字584部队。从6月1日开始启用。原代号作废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专科学校时期

1980年5月1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通知民航总局,民航从1980年3月15日起不再由空军代管,成为国务院的直属局。民航飞行学校列入大专院校序列。10月11日,教育部通知,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专科学校。1981年秋季,学校首次参加全国高考招生,招收了第一批大专班学生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时期

1987年12月15日,国家教委批准了学校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院,校名由“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专科学校”改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三分校由“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专科学校第三分校”改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第三分院”。 

1993年11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三分院从广汉搬迁至洛阳,同洛阳航空站整建制合并成立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 

2012年8月,经中国民航局批准成立,在遂宁航站基础上组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遂宁分院 。2017年9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签署《关于共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学院“双一流”建设和天府新校区建设。 

2019年5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自贡训练基地成立 。2020年5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珠海中航飞行学校梧州训练基地成立。 9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被列入“四川省高水平大学”名单 

2021年8月,经局方审定合格,重庆永川大安机场正式成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辅助运行基地。 2021年12月,成立“民航试飞学院”,成为全国唯一培养民航试飞人才的高校 。2022年12月,四川省民航机场智慧运营与运维工程研究中心落户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2023年4月,学校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 2023年6月,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被推选为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理事长单位 

2024年2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投用。 2024年5月,学校成为国际航空组织航空培训升级计划成员,成为国内首家获得包含飞行、机务、空管等专业领域资质的ICAO TPP成员 。2024年9月10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投用。 2024年9月,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联合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宜宾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三家单位共同申报的储能与动力电池安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10月,中国民航大学招生办的一则停招公告,引发业界关注。这份《关于停止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招生的公告》称,根据中国民航大学发展战略及行业发展动态,经学校研究决定,2025年起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将停止招生。与此同时,学校将进一步扩大“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满足行业需求。 

2025年3月3日,由中国低空经济联盟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共同发起创办的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研究中心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成立。 3月19日,沃飞长空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下称中飞院)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国内首家与中飞院签订eVTOL人才培训共建协议并落地实施的eVTOL企业。 4月18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低空人才培训中心在成都东部新区揭牌成立,同时,成都东部集团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电学院签署合作协议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共有14个二级学院、42个本专科专业覆盖了民航各个领域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3个、四川省优势特色一级学科建设点3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73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83人,具有正高级飞行员、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教师60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5%以上。其中有国家特聘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全国最美教师、民航功勋飞行员、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国际民航组织专家组成员、民航特聘专家、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四川省“天府峨眉”“天府学者”“天府青城”的专家人才和名师等,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飞行技术、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工程、机场运行管理等民航特有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在四川新津、广汉、绵阳、遂宁和河南洛阳建有5个飞行训练分院,管理运行5个通用和运输机场,在四川自贡、金堂、阆中,重庆永川、山西芮城建有5个训练基地,与北大荒通航、中航飞校共建北大荒训练基地和梧州训练基地,建成地跨6省市的南北训练网络;拥有奖状CJ1/M2(Cessna525)、新舟600(MA600)、西门诺尔(Piper PA-44-180)、赛斯纳172(Cessna172R/S)、西锐20(Cirrus SR20)、钻石42(DA42NG)、钻石20(DA20-C1)、阿古斯塔AW109(AW109SP)、罗宾逊R66(Robinson R66)、罗宾逊R44(Robinson R44II)等20种型号383架初、中、高级教练机,以及空客、波音等40台飞行模拟机和练习器,500多台各型航空发动机,涵盖了涡扇、涡桨、涡轴、航汽活塞和航煤活塞发动机。拥有国内最大、实力最强的通用航空维修基地,是世界主流通航飞机制造商的授权维修中心;拥有全球海拔最高、性能一流的“高高原航空安全实验室”,国内高校最先进的360度全视景塔台指挥系统和中国民航局授权的完备考试培训体系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学院现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6门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近年来,获批6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部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项目,5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2021年以来,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四川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3门,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9门,四川省思政课示范课程2门

  • 教学成果

2023 年度学生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奖项共计87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34项,省部级奖项644项 [61]

2021-2022学年,学校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02项。2021年以来,获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2项、民航教学成果奖9项。2022年度,学校学生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奖项共计659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63项,省部级奖项496项。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截至2024年5月,学院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等国际和地区民航组织,与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民航机构、航空院校,与波音、空客、通用电气、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等知名航空制造企业均建立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是亚洲第一个入选国际民航组织“未来航空人才计划”的全日制大学,是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培训升级计划(TRAINAIR PLUS Programme)成员。学校先后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1000余名飞行、机务、空管、机场、签派、空乘等民航专业岗位人,选拔多批次优秀学生、教学科研人员赴国(境)外留(访)学、实习、短期交流,累计达6000余人次

  • 国内合作

学校与中国商飞共建“大飞机学院”和“民机飞行技术与运行联合实验室”,在飞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型性能优化、市场竞争研究等领域深度合作,全程参与国产大飞机ARJ21、C919的研发、制造、试飞、程序设计、审定、取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院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体系,在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飞机防火与救援、航空气象、航空器维修工程、通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试飞工程等领域,建设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现有“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民机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部级科普基地、2个省校共建重点实验室、4个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参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6个,拥有“四川省院士工作站”和“四川省引才引智基地”,完成学院科技创新平台立体布局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和技术改进奖励32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7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52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成果1300余篇,出版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60多部;形成行业标准、规范、咨询通告、政策建议等成果200余项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软科学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00余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学院图书馆拥有广汉校区和天府校区两个馆,总建筑面积达5.8万㎡,馆藏纸质图书约209万册、中外文期刊15万册,电子图书824万册、数据库53个,建立了6个以飞行训练、航空安全为主题的民航特色数据库,与中国商飞共建了国产商用飞机特藏室等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