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护理职业学院(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坐落于四川省德阳市,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由四川省卫生厅、德阳市政府共建。
学院于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前身可追溯至成立于1988年的四川省卫生学校。
截至2023年3月,学院占地面积近900亩,有成都、德阳2个校区;设有4个教学系,开设15个高职专业;有专兼职教师775人,全日制学生11500名。
历史沿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下辖几个单位陆续搬回北京、天津等地,医科院分院留川人员组建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1987年11月,四川省教委同意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的基础上筹建四川省卫生学校,由四川省卫生厅主管。
1988年,四川省卫生学校正式成立,于当年7月开始招生。
1998年,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
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四川省卫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同年4月,通过教育部备案。
2020年7月13日,入选2020年度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名单。
2022年8月,加入中国-东盟护理高质量发展联盟。
2025年1月11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学院成都校区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3月,学院设有4个教学系,开设15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院有专兼职教师775人,有四川省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1个,四川省“最美教师团队”1个,有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评议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抗疫先进个人、四川省先进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张先庚教授2022年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首届成渝“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奖(校长类)、四川省首批职业教育护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职业院校护理“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等。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3月,学院四川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和培育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8门,系获批四川省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育人”类精品项目1个、四川省第三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育人”类精品项目1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3月,近年来,学院获教学成果奖28项,其中“四位一体高职护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全国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民族地区高职基层卫生人才1134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21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合作交流
2017年7月,学校与四川省国际合作投资促进会、日本MULAN国际交流机构共建中日护理人员实训中心、中日友好姊妹院校,进行教师互派等合作项目,开展中日护理人才交流计划项目,开启日本留学或就业培训。 [2]
截至2018年6月,学校与德国牙科技术协会紧密合作,培养口腔修复工艺等高技能人才;作为中德护理人才交流计划的示范基地,输送55名学员赴德学习工作。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学院牵头主持各类教学改革与自然科研课题841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1项,厅局级及以上课题132项,发表论文1235篇。
《“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 《产学研结合构建多层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
《基于中医药的现代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与示范子课题二中西医结合社区居家老龄照护体系研究》 | 《中医护理在老年院的临床应用研究》 |
《杵针疗法在老年性失眠症中的应用研究》 | ---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馆藏总量达52万余册,其中专业图书近20万余册。涵盖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医学、自然科学等图书。电子图书30万余册,专业电子图书11万余册。引进CNKI中国知网系列资源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超星期刊及超星学术搜索平台、百度文库7种电子文献资源服务平台,电子期刊19868种,电子专业期刊4088种;专业纸质期刊每年采购约500种,含中华医学会等多种专业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