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Sichuan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四川省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首批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拟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四川省灌县水利学校;1960年举办大学专科并定名为灌县水利专科学校;1961年因国民经济困难恢复中专建制,先后更名为四川省水利学校、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2003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有羊马(主校区)、都江堰(老校区)、清江(继续教育)和双合(实训基地)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03389.9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0533.13平方米;馆藏藏书量104余万册(纸质77余万册、电子27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1亿元,固定资产总值8.28亿元;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办42个高职专业;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11399人,教职工706人。
办学历史
中专时期
1956年,四川省灌县水利学校成立。
1960年,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为灌县水利专科学校。
1961年,恢复四川省灌县水利学校校名。
1980年11月5日,四川省水利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中专学校。
1995年3月,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被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0年,经省教委批准与四川农业大学水利电力学院合作开展普通高等专科层次办学。
升格高校
2003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5.12”汶川地震学院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学院走过了震后最为艰难的岁月。
2011年,学院羊马新校区全面落成并举行开学典礼;同年,学院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
2012年,学院被四川省确定为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7年11月20日,学院入选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2020年,原四川省水利干部学校整体划转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2021年,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
2022年,经四川省教育厅审核批准开展本科层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工作。
2023年11月,学校入选四川省首批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拟立项建设单位。
2025年1月2日,由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北斗产业学院正式挂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办42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706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7人、省部级以上创新教学团队3个、专业带头人6人、技术能手3人、优秀教学团队4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省级示范建设重点专业3个,省级培育建设重点专业3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拥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3门。
教学成果
2022—2023年度,学校与中水集团等企业联合编写双元立体教材13本;认定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3本、省级规划教材7本、水利行业特色教材3本;出版云教材10本、双语教材2本。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科研成果
2023年,学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381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31.58万元,获得知识产权项目66项,其中专利授权31项,发明专利授权3项,专利转让1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藏书量104余万册(纸质77余万册、电子27余万册)。
学术期刊
《四川水电科教》创刊于2003年,旬刊(每年3、6、9、12月出刊)。
合作交流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建筑工程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铁路建设集团和西部十省区水利、电力、勘察测绘行业保持合作关系,共建四川河湖长学院、巨星农牧产业学院、金蝶智能财务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