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商学院(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是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高校党建改革”重点项目试点院校。
学校肇始于2001年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4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2015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四川工商学院”。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有成都和眉山2个校区,占地面积2076.1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2亿元,馆藏纸质图 240.25万册;设有二级学院11个,开设本科专业43个;有在编教职工1400余人。
历史沿革
四川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01年,四川省锦虹科技教育开发有限公司和四川师范大学合办四川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2004年,四川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并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2014年9月,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眉山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更名四川工商学院
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基础上转设并更名为四川工商学院,同时撤销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的建制,举办者为四川省锦虹科技教育开发有限公司。
2016年7月,四川工商学院列入四川省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首批试点高校(第三批)。
2017年6月,四川工商学院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8年5月,四川工商学院与仁寿县合作共建黑龙滩文化研究所。11月,四川工商学院成为青藤创业教育联盟四川中心联合发起院校。
2019年1月,四川工商学院成功当选为四川省民办教育研究中心挂靠单位。
2020年4月,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其“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7月,四川工商学院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8月,设有二级学院11个,开设本科专业43个,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6大学科门类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8月,设有二级学院11个,开设本科专业43个,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6大学科门类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8月,学校近三年建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7个;有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69个
教学成果
2018-2019学年,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奖(项)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94项,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145项,省级148项。文艺、体育竞赛获奖(项)中共154项,其中国际级4项,国家级一等奖13项,省部级137项。学生获准发明专利20项。
截至2022年8月,近三年,学校学生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41项、双创竞赛获奖 94 项、学科竞赛获奖 849 项,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获省级众创空间等荣誉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8月,学校10余次在全国全省专业建设会上作经验交流,30余所兄弟院校来校考察学习;通过校地、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了中兴通信学院、眉山市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等 6 个现代产业学院;与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学院与泰国西那瓦大学(Shinawatra University)、马来西亚林登大学(Linton University College)、韩国又松大学(Woosong University)、美国新泽西城市学院(New Jersey City University)、韩国光云大学(Kwangwoon University)、泰国博仁大学(Dhurakij Pundit University)等大学成为合作院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成立了5个研究与服务机构。建设校级科研团队 2 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 3 个。
科研成果
2019年,学校申报的《国家校园足球战略背景下幼儿足球游戏活动课程体系创建研究》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财政批准研究经费8万元。申报的《眉山市信息安全攻防与应急演练平台》获得眉山市2018年本市级科技计划立项,获政府资助研究资金30万。《东坡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新时代信息化视野下“三苏文化”元素文创产品发展路径研究》和《基于竹编产业集群谈产教研用协同创新发展》三个社科项目获得眉山市2019年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获得政府资助研究资金1.2万元。《好奇惊叹沉思—“江口沉银”的时代价值及其社会心理学意义》获得眉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获政府研究资助资金4000元。
2020年,学校获批市厅级以上纵向课题立项190项,完成各级科研项目结题82项,申请专利105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0月,四川工商学院图书馆建有成都校区、眉山校区两座独立的图书馆。两校区馆舍总面积28950.95平方米,阅览座位共计5991个。有纸质图书249.06万余册,纸质期刊1154种,电子文献124万多册(种);购置超星电子书、中国知网(CNKI)、银符考试题库、万方数据、维普期刊、维普考试、书香中国、笔杆网论文写作平台、国研网、网上报告厅、环球英语、悦听有声书、博学易知学习平台、worldlib sci精品学术论文平台等多个电子资源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