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 区域:四川成都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花源街道白云大道115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1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Chengdu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本科层次院校,是教育部首批民办本科层次试点院校。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四川开元艺术学院;2002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成都艺术职业学院;2018年,经学校申报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2019 年5月,教育部批复更名为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成都新津和眉山青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58.9亩,固定资产总值95020.41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19.2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设有16个教学单位,35个专科专业,19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学生18954人,教职工1426人。

历史沿革

1999年,余开源在成立四川开元艺术学院 

2000年起,先后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联合办学,设置四川美术学院成都分院、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进行以本科为主体的普通高等教育 

2002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审定,正式成立成都艺术职业学院,进行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 

2015年10月20日,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青神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2018年12月18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暂定名为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本科) 

2019年5月27日,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系民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由四川省统筹管理 

2020年7月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 

2022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下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关于同意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批复》,同意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10个专业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2024年9月9日,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成立。 11月11日,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竹产业学院成立。 

2025年3月18日,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二期项目8号音乐大楼封顶。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35个专科专业,19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1426人,其中专任教师960人,行政人员162人,教辅人员121人,专职科研人员4人,工勤人员179人。校外兼职教师133人,行业导师91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508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教师516人,博士研究生4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90人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有四川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1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个,学校现有校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9个

  • 教学成果

2022年,学校获四川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立项11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互联网+”项目2项;学校有7部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国家级3部,省级4部),教师主编教材25部,副主编22部,参编8部,近三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出版教材32部。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院有1个学科纳入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培育计划。

学术科研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4年8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24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2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外文图书1000余种。期刊443种,电子期刊7439种,其中核心期刊1200种,外文期刊560种,双语期刊1400种。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42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其中,专业工作室8个,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2个;建设有70个校外实习基地。多媒体教室48间,教学、教研用计算机近1000台 

科研成果

2023年,学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2.7万元,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12.7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0.3万元 

截至2023年12月,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获省级以上社科、科研、教研成果奖、优秀奖8项;教师出版专著、主编教材、创作作品集29部;省级立项在研教研项目14项;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学生在国家级专业竞赛中获优秀奖以上奖项91项,在省级专业竞赛中获一等(金)等78项、二等(银)奖147项、三等(铜)奖227项,在四川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以上信息在官网中具有体现 

交流合作

据2024年8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共建“非遗”培训基地,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西部创作基地,与四川省文联共建四川文化艺术创作培训基地,与四川省广告协会、四川省网商协会共建创新创业合作中心,与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共建四川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创作培训基地等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