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成都医学院

  • 区域:四川成都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104.207341,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1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公办高校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成都医学院(Chengdu Medical College)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由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政府共建  

学院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豫皖苏军区开办的卫生干部训练班。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校移交四川省政府,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2011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4年9月5日,成都医学院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签署共建附属医院协议,成都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正式揭牌。 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四川2011计划 ,是四川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新都、天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00余亩;设有二级教学单位13个,直属及共建附属医院9所,开设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5个;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3个;有教职工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 成都军区卫生学校

1947年,成立豫皖苏军区卫生学校。

1948年,豫皖苏军区卫生学校改编为豫皖苏军区卫生学校。

1950年11月,豫皖苏军区卫生学校改编为18军卫生学校。

1952年3月,改编为西藏军区卫生学校,校址位于西藏拉萨。

1965年7月,西藏军区卫生学校更名为西藏军区军医学校。

1962年,西藏军区军医学校改编为西藏军区卫生学校。

1969年,学校与成都军区卫生学校合并整编为成都军区后勤部卫生干部训练大队。

1970年3月,西藏军区军医学校和成都军区卫生学校合并,组建成都军区后勤部卫生干部训练队,校址位于四川省新津县纯阳观。

1974年,以成都军区后勤部卫生干部训练队为基础,成立成都军区军医学校。

1986年6月,成都军区军医学校和昆明军区军区军医学校合并,组建成都军区卫生学校。

  • 解放军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6月,升格为解放军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5月,由成都军区转划至第三军医大学,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正师级)。

2000年,学校开办本科教育。

  • 成都医学院


2004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学院退出军队序列撤销番号,学校整体移交四川省并更名为成都医学院,为省属高等医学本科院校。

2006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2年8月,学校办学主体搬入新都校区,形成新都校区、天回校区两校区办学格局 ,成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牵头成立的“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四川省首批“2011计划”项目。

2015年12月,学校与中核控股公司共建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16年,学校以优良成绩成为省内首家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高校。6月,学校与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作共建“成都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2017年5月,学校被评为四川省第二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建“成都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8年1月,学校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 

2019年,学校成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24年9月5日,成都医学院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签署共建附属医院协议,成都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正式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二级教学单位13个 ,附属医院9所,开设本科专业24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贡嘎计划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在校研究生1600余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200余人,校本部专任教师博士比例和高级职称比例均超过50%,有专职及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8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峨眉计划”、“天府名医”等高层次人才13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30余人。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1月,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应用型品牌专业及示范专业8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示范课程、虚拟仿真课程等86门。

  • 教学成果

2016年,学校获大学生“创青春”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1项;2017年,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3项、铜奖6项。2013-2017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四川省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1项。 

2017年,学校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 

2018年,学校4项成果荣获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截至2023年10月,近五年,学校获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医教研合作,与厦门大学、德国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10多所高校及学术机构,与成都市等20多个地方政府、与四川科伦药业等数百个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建成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等省厅级重点科研平台16个,组建省厅级高水平研究团队10个,主办省部级以上专业学会和社会组织7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0月,2005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17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317项。教师的学术论文在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千余篇论文被SCI、EI、CPCI-S等收录。出版学术著作147部,获授权专利177项。近五年,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底,成都医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4.5万册,上线数据库62个。2023年订购报刊870种。2018年12月开通SCIE数据库。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